2015.12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ppt

2015.12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12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二、抓整体,理解内容   一抓关键词。古人作诗填词,很讲究选词炼字,可以说流传至今的名家名篇,每一首诗歌都是字斟句酌而来的。有些古诗,诗人往往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感情取向,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感情的基调。如晏几道的《思远人》中“念”“行客”“归鸿”等词语,可知作者抒发的是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二抓诗句。准确理解诗句中字词的含义后,就要全面理解诗句的含意,否则,如果孤立地理解几个关键词,没有把字词与句子联系起来,也没有把句子与句子联系起来,那么,也就谈不上能正确全面地理解诗句的含意,就会在考试时顾此失彼,导致失分。如鉴赏晏几道的《思远人》,如果只根据“行客”“归鸿”来判断,而不联系词题及上下阕词句,就很容易理解为作者抒发了思乡之情。   三抓题材。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怀旧诗歌表达的是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多阅读古诗,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四抓意象。诗歌的意象与诗歌的主题和结构均有关联。阅读诗歌,不仅要理解诗歌意象的内涵,还要理解每个意象在诗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意象有主次之分,有中心意象和一般意象之别。如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中,“凤凰”是中心意象,“商风”是一般意象。   五抓首尾句。首句入题,写景叙事,引出情感,尾句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尾句(联)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尾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汉文帝的讽刺。又如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的尾句“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无奈和壮志难酬。   六抓注释。把握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第五节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考点精析】   作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具体可感的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思想和感情、观点和态度。因此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成为浙江高考的热点之一。  [规律总结]在高考中,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表达技巧、形象鉴赏结合在一起。   在实际考查中,本考点主要分以下两个层次进行考查: 一、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 【题1】(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点拨】      把握诗歌的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渗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题2】(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答案: 此句意思是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方法归纳】 “八入手”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从诗词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如2013年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题目中的“和”字交代了本诗应是和丞相韩魏公之作。   2.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入手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诗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2013年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诗中“暮”“寒”二字是冷色调,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   3.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入手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4.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入手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