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乐府诗《江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乐府诗《江南》

浅析乐府诗《江南》 摘要:乐府诗《江南》中因鱼和莲这两个意象有着许多的含义,因此导致了这首曲在不同的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因其时代所限,这首曲最初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一个劳动场面。 关键词:莲 鱼 劳动 乐府诗 1 引言 《江南》此曲是一首乐府相和古曲,由于此曲中的两个重要意象在后世乃至当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许许多多的当代学者都对此曲进行了一番研究。各位学者都有着各自的独特见解。那么这首曲在创作之初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一些所说表达了一个单纯的劳动景象还是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情爱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 2 《江南》其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 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古辞是一首乐府相和曲,这首曲始见《宋书·乐志》,郭茂倩《乐府诗集》收人《相和歌辞·相和曲》。 3 《江南》此曲内涵讨论 人们历来对于此曲有各种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通过写景状物歌脉嬉游乐赴的曲。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分得时。若梁简文‘桂橄晚应旋’,歌游戏也”。陈神明《采孜堂古诗选》说:“写鱼飘忽‘校介、在藻、依蒲夕尤活”。张玉谷《古诗赏析》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鱼戏叶间,更有以鱼日比意”。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赞美或讽刺社会生活的诗。朱嘉微《东殉犷序》说:“歌《江南》,美风俗也,王政易行焉。或日:‘物阜风淫,所以为刺’”。近人多泛论这首古辞是一首歌唱劳动的民歌或者说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周坊1983 p54) 但是我却不认同这些观点。我认为这首曲所表达的就应该仅仅是一种劳动之美。到了7,8 月,莲子成熟了,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在碧波万顷中,一边采莲,一边歌唱。头两句描写了姑娘们远望见水面上片片碧绿的荷叶相连, 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以至于禁不住发出了热情的赞叹。“可”在这里的意思是恰好,正好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恰好适合采莲。荷叶十分的茂盛,因此它的莲蓬也一定是硕大无比,是一个丰收的象征。“鱼戏莲叶间”在描写鱼儿在一片片莲叶掩映下游来游去, 宛如在做一场游戏一般, “戏”字写出了鱼儿一会儿悠然游过来一会又再游过去的情态。这里的鱼我觉得是在说采莲的姑娘们,姑娘们划着小船像鱼一样穿梭在荷叶之间采摘莲蓬。最后几句写出了鱼儿在荷叶周围久久不散,对鱼儿欢乐嬉戏的反复咏唱, 正表现出采莲时的热闹情景, 使人感觉到姑娘们的愉快情怀。读完此曲,给人的感觉就是:湛蓝清澈的江南水中,荷叶聘婷而立。采莲其中,可看到鱼儿在水中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自百自在,飘忽不定的活泼情态。采莲人此刻心情愉快,同时,塘泽里清波荡漪,莲花曳动,渔舟穿梭,笑语飞扬的一幅美妙情景。 有的人认为此曲中的莲和“怜”同音,而怜又有恋人之意。同时鱼在莲叶之间嬉戏是年轻小伙子在追求采莲的姑娘们。因此认为此曲是一首表达情爱的曲。甚至还举出后代知名作家的例子来进行例证。可是后代的作品是他们自己对意象思考后一种理解,怎么可以用后来的例子来证明以前的一些作品的内涵呢?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并且根据文献记载分析,《江南》的成诗和入乐时间都在西权。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载张永《元嘉正声伎录》说它是古相和十五曲中的一曲。《宋书.乐志》说它是一首古代流传下来的乐章和流行于汉代的民歌,并说相和是汉旧曲。我们参照《伎录》和《乐志》的记载证实《江南》是一首汉乐府相和曲。自西汉末年哀帝罢乐府后,汉代政府就不再采集民歌和俗乐。《江南》既是一首流行于汉代的民歌,又是一首采入汉乐府相和曲的古辞,那么它就必然是在西汉采入乐府;它的产生时代也就不会晚于西汉。(周坊1983 p54)在西汉初期,人们才经过了秦始皇的剥削,刘邦和项羽的战争争夺,此时的他们生计才是他们的大事件。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人们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黩武,不断的对外用兵,人们也是穷困潦倒。吃饭都成为了一个问题,哪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在西汉时代,人们对江南的地理位置的划定是在楚吴两地的长江以南地区。楚地江南属荆州,吴地江南属扬州。《江南》古辞中所说的江南指的就是扬州的长江以南地区,即《地理志》所载会稽、月一阳、豫章三郡。先秦时期,长江以南是百越杂处之地,越人的主要聚居区是扬州的江南。这首古辞所反复咏唱的莲和鱼是西汉时江南越人的重要食物。莲是莲实,不是莲花。《尔雅气释草令说:“荷,芙菜,其实莲”。“芙集”下注:“别名芙蓉”。莲花称为“荷”“关集”或“芙蓉”。采莲指的是采莲实,不是来莲花。陆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莲青皮黑里,子为的,……至秋,表皮黑的成实,或刊磨以为饭也。……又句为糜,幽州扬豫取备饥年”。(周坊1983 p56)因此,对于西汉时代的江南人来说,莲实是他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