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融水县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适宜种植密度研究.doc
融水县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摘要 在融水县实施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不同密度水平对比试验,实砍验收结果表明,6.75万、8.25万、9.75万、11.25万芽/hm2处理原料蔗产量分别为101.26、110.56、106.46、105.50 t/hm2。因此,建议在融水县中等肥力的丘陵旱地桂辐98-296的下种量以8.25万~9.75万芽/hm2为宜。
关键词 甘蔗;桂福98-296;种植密度;广西融水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077-02
桂辐98-296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出来的甘蔗新品种。融水县自2010年引进种植,该品种早中熟,宿根性能好,高产高糖,抗逆性强,分蘖好,适宜旱坡地种植[1-4]。
甘蔗为高光效的C4植物,其产量由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构成,生产上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甘蔗的增产潜力。然而高产高糖兼而得之,需要单位面积适合的有效茎数和平均单茎重;同时有效茎数和平均单茎重是一对矛盾体,此消而彼长。因此,合理密植是甘蔗高效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在保证单茎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融水县为广西最偏北的蔗区之一,对品种各方面的生态适应性具有特殊要求,为了探求桂辐98-296在融水县合适的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次试验,现将该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2年3月开始,12月下旬实砍验收。试验地位于融水县和睦镇吉塘村汶头屯某农户一块面积1 733 m2的较平整旱地,供试土壤为沙页岩风化物发育的红土壤。前作为新台糖16号第3年宿根蔗。供试甘蔗品种为桂辐98-296,斩取蔗茎可正常发芽的双芽段若干备用。试验肥料:国产尿素(含纯N 46%);钙镁磷肥(含P2O5 15%);加拿大氯化钾(含K2O 60%)。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即下种量分别为6.75万芽/hm2(B1)、8.25万芽/hm2(B2)、9.75万芽/hm2(B3)、11.25万芽/hm2(B4)。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50.00 m2(10.0 m×5.0 m),小区间用行沟隔开。各处理施肥量相同,施钙镁磷肥1 200 kg/hm2、尿素975 kg/hm2、氯化钾600 kg/hm2(相当于每小区施钙镁磷肥6 kg,尿素4.88 kg,氯化钾3 kg)。磷肥在下种时一次性作基肥施,氮肥基施15%,小培土施30%,大培土施55%;钾肥小培土施30%,大培土施70%。
1.3 试验方法
甘蔗下种前,试验地经拖拉机两犁、两耙后,按100 cm行距开好种植沟,双轨型双芽段排列种植。新植蔗于2012年3月30日下种,下种前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消毒10 min,于下种后和大培土后2~3 d各喷1次芽前除草剂(莠去津+乙草胺);分别于4月中旬、6月中旬结合当地农业病虫预测预报防治1、2代主害螟虫,即在螟卵化盛期用25%杀虫双3 750 mL/hm2配三唑磷3 000 mL/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洒蔗株;于7月初防治绵蚜虫,用80%敌敌畏3 750 mL/hm2配70%吡虫啉150 g/hm2对水900 kg/hm2喷洒,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本地大田甘蔗生产基本相同[5-6]。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开始前采集试验地耕层土壤农化样品,送融水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测定其pH值、有机质、全氯、有效磷和速效钾。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5.5,有机质29.7 g/kg,全氮1.44 g/kg,速效钾85.3 mg/kg。出苗后按甘蔗试验要求进行田间观察记录,调查苗数、出苗率、分蘖率和各生长期长势等,于收获前2 d测定蔗茎糖分(田间锤度)。收获时调查各处理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实际产量,并对产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出苗与分蘖的影响
由表1可知,桂辐98-296的出苗率,处理B1、B2、B3、B4分别为73.8%、73.0%、74.9%、72.6%,4个不同密度处理的出苗率相差不大,即表明种植密度不影响该品种的出苗率。而桂辐98-296的平均分蘖率,处理B1、B2、B3、B4分别为296.8%、263.7%、221.5%、199.8%。由此可见,种植密度直接影响该品种的分蘖率,表现为种植密度越小,分蘖率越高,越大则越低。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种植密度对甘蔗株高有相当影响,处理B1、B2、B3、B4分别为358、374、359、336 cm,表明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