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建饰面泛碱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建饰面泛碱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doc

园建饰面泛碱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摘 要】本文探讨了园建饰面产生泛碱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关键词】园建饰面;泛碱;原因;预防   Park was built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efflorescence finish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Li Jun-hai   (Hebei Lude Jin Garden Green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park construction finishes produce efflorescence, propose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Key words】Park Construction finishes;Efflorescence;Reasons;Prevention   1. 前言   (1)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经常会看到一层白色物质出现在混凝土、烧结砖、石板、瓷砖等的表面,一般呈白色粉末状、絮团状或絮片状,这种现象就是泛碱。烧结砖在施工几周后大面积出现泛碱,泛碱物质如同白色的霜覆盖的烧结砖表面,通常称为析霜或析白;工程结构在施工数月后出现泛碱,白色物质随水流留下痕迹,俗称石材“流泪”。作为园林景观中点睛之笔的水景一旦出现泛碱,就会严重影响美观,甚至会降低业主对整个园林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评定等级。   (2)目前国内的高档小区、酒店和重要的市政园林景观工程一般要求不能出现泛碱。泛碱是常见的工程问题,有时会被要求返工重做,这样不仅造成不必要的花费,而且会延误工期,造成重大损失。园建饰面泛碱是行业性“疑难杂症”,我们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预防及治理的方法。   2. 产生泛碱的原因   2.1 园建饰面出现泛碱,是因为水泥、砂浆、混凝土、砌体、瓷砖、涂料等建筑材料的内可溶性盐碱随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吸收水分、水分迁移、水分蒸发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变化的发生而产生的结果。泛碱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园建饰面下面的水泥基(包含混凝土)材料。除了饰面、水泥基等材料,所在环境条件也会对泛碱现象的出现产生影响,导致出现一次泛碱和二次泛碱。   2.2 韩静云[1]引用日本竹本国男等人对盐霜成分的分析结果,指出盐霜成分视生成条件不同大体上分为以下四类:泛碱生成的主要物质分成四类: (1)全部由CaCO3组成。(2) 由CaCO3+K2SO4+Na2SO4组成。(3)由大量的CaCO3和少量的Na2SO4组成。(4)由大量的Na2SO4和少量的CaCO3组成。一般认为[2],园建饰面出现的泛碱析出物质的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当水泥基材料表面出现水时,水泥中可溶性的Ca(OH)2溶于水中,随着水分迁移到水泥基材料的表面,同时空气中的CO2溶于水中生成H2CO3,这样Ca(OH)2与H2CO3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的CaCO3沉积在水泥基材料的表面。另外,水泥中含有Na2O、K2O,在石膏和水的作用下生成可溶性的Na2SO4和K2SO4,它们随水分迁移到水泥基材料表面,当水分蒸发后也析出白色晶体。   2.3 园建饰面出现泛碱,除以上化学形成机理,还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一般在雨后、背阴、通风处,且冬季施工中出现得较多。对于产生泛碱的必要条件,国内有大量的研究,现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3,4]:(1)可溶性盐或碱的存在。(2)有大量溶解可溶性盐或碱的水。(3)具有干燥吸湿热力学特性的亲水性毛细孔。(4)反复干湿循环、冷热交替的外界环境。(5)具有温度差、湿度差或压力差的外界环境。在时间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泛碱按照生成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泛碱和二次泛碱[5,6]。   2.4 随着新浇注混凝土的干燥失水,结构内部的含Ca(OH)2、NaOH、KOH等可溶成分的游离水会逐渐沿着毛细孔向外迁移,以补偿表面被蒸发掉的水分,从而将溶于其中的Ca(OH)2、NaOH、KOH等带出到混凝土表面而结晶析出的现象称为一次泛碱。一次泛碱一般在成型后一天内便可发生完毕,通常形成比较均匀的覆盖层,但是并不一定出现在混凝土的每个表面上。它的产生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必然,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在园建中,一次泛碱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干燥硬化后的混凝土由于养护水、雨水、地下水等的再次浸入,将材料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并带至表面后干燥析出称为二次泛碱。二次泛碱一般不会出现在混凝土的整个表面上,而只是不均匀地出现在局部,与混凝土的密实度、吸水率、表面孔隙度有关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