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二章 秦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夹 袜 (三)男子冠、巾、帻 冠、巾、帻是古代男子必戴的头衣,既表示身份地位,也折射出古代人们的审美心理。 1、冠 (1)长冠(又称斋冠、竹皮冠、刘氏冠、高祖冠) ①形制:以竹皮为骨架外蒙漆丽(纱类)冠顶扁而细长。 ②服用情况 Ⅰ、开始为刘氏家冠(因刘邦称帝前戴) Ⅱ、东汉前为祭祀用冠(因汉初冕冠制度失传,东汉才恢复) (2)通天冠 ①形制 高九寸,正竖顶微向前倾斜,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山述就是在彦题前加上一块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饰浮雕蝉纹。 ②服用情况 是皇帝的朝冠。 汉朝通天冠 北魏通天冠 (3)进贤冠 ①形制(汉代形制) 冠体用铁丝,细纱制,冠上缀梁,梁柱前倾后直,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 因冠上有横脊称为梁以漆纱包于梁上,所以又称梁冠。 ②服用情况 文官所戴。 ③等级区分 以梁数区别身份的贵贱,梁数多的地位高。汉代最多为三梁。 (4)武冠(赵惠文冠、漆纱冠) 战国时赵武灵王曾戴过,固又称为赵惠文冠。是赵武灵王仿效胡服的冠式。 ①服用情况:武将戴的冠。 ②形制:以漆纱为之,形如簸箕,使用前先在头上裹以巾帻,然后再加冠,也有在冠上饰以雕尾的。 (5)法冠 ①服用:法官戴的冠(御史常服) ②形制:冠上制有一独角状物品(獬豸 ),以象征法官办事正直,公平。 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能辨别曲直、是非的独角兽 (6)冕冠 ①服用:帝王参加祭祀典礼时戴。 ②汉冕形制 冕板(征板)前圆后方,冠体裱以黑漆纱,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12旒,质用白玉,三公诸侯7旒,质用青玉:卿大夫5旒,质用黑玉,其珠玉的颜色多为单色,不同于周时珠玉为五色相间。汉代冕服与周代的形制大体相同,全身绘绣章纹。各按级别,另有蔽膝、佩绶组成一套完整服装。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本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 2、巾、帻 (1)巾 ①服用情况 汉末幅巾成为流行首服,王公大臣也裹巾。 ②裹戴方式:汉代巾依裹戴方式的不同而派生出不同的样式。 (2)帻 ①帻:一种包发的巾,是巾的一种特殊形式,用布裹成类似帽的造型。 ②帻的形制 汉代帻分为两种: Ⅰ、平巾帻(平上帻):平顶的帻。武官戴武弁大冠时要配平上帻,短耳(在帻上施加两耳)。 Ⅱ、介帻: 巾帻顶部似人字形屋顶。文官戴进贤冠时要配介帻,长耳。 ③服用情况: Ⅰ、单戴帻,官吏燕居及百姓单戴帻。 矮筒状平巾帻,不分贵贱,一律使用。 Ⅱ、帻上加冠,上朝或办公务时与冠配戴。帻、冠的颜色须相互成套。 三、女子典型服饰 女子服饰主要为两类:一是作为礼服的深衣,二是日常穿的襦裙。 (一)深衣 1、服用情况 妇女在重大场合穿深衣,既作为礼服穿。妇女以深衣为尚。 2、汉代深衣形制 ①汉代深衣裁制不必对应十二幅。有直裾 直襟 和曲裾 三角斜襟式 两种, 特点:通身紧窄,长可曳yè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下摆部多肥大),行不露足。 衣襟开得很低,领口露出内衣。 ③领口、袖口、襟缘、下摆(裾)部位缀以缘边(都用勾边装饰或有纹饰)。 一般缘边的色、纹样较衣身朴素,常见的有菱形纹与方格纹等。有的袖口部分收缩紧小。 祛qū:袖口紧窄部分为祛。 ④根据下摆形状分曲裾袍和直裾袍 曲裾袍多流行于西汉,直裾袍盛行于东汉。 因东汉劳动着已流行穿有裆短裤( “犊鼻裈” kūn )。曲裾袍的遮掩功能逐渐消失,较为方便的直裾袍受到重视。 汉代木刻 曲裾袍 下摆变化较多,有的在下摆做一排密集的褶裥,有的裁制成月芽弯曲状等。 2、禅衣(单衣) ①禅衣:是用单层布帛制成的衣服。一般多指单层的外衣。无衬里。 (汉代单衣多为上下连属,样式与袍、深衣略同) ②应用 穿在袍里或夏日居家时穿或外穿。 3、襜褕chānyú (1)襜褕:是直据禅衣中较长者。 (2)应用:为男女通用之服。 4、裤 (1)胫衣:无裆管裤,早期穿。士儒妇女穿无裆裤。 (2)穷裤:有前后裆的縛带裤,在裤内侧前后用多带系住。形成开裆裤的造型,但没有裤腰,裤管很肥大,汉代男子和宫廷妇女外面穿裙里面穿穷裤。 穷裤 (3)裈kūn(裨bì): 有裆短裤。 分为两种:一种下长过膝,称“裈”;另一种形制短小,因它形如牛鼻,故称“犊鼻裈”,像现代的三角裤。劳动人民穿着。 裤 (4)大袴:全裆长裤,汉末男子穿,但没裤腰。武士、劳动人民穿短衣,全裆长裤。 有的裆极浅,可露出肚脐。 (二)鞋履制度 ①、履 朝服穿履 汉时主要为高头或歧头履,上绣各种花纹或是葛麻制成的方口方头履。 歧头履:鞋头分为叉状,双尖翘头方履。 ②舄 舄是复底鞋,为官祭祀穿舄。 木屐 ③屐 屐:木头鞋,出门行路穿屐,妇女出嫁也穿屐。 ④靴子 * * * * * * * * *

文档评论(0)

初中化学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