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二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 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品注释   1、《悯农》:题一作《古风》。悯:怜恤。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收:一作“成”。   3、四海:指全国。闲田:未被耕种的田。 4、餐:一作“飧”。《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流传甚广。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不遇:没有见到。   3.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言:回答说。   5.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这里指隐者的行踪。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隐者的徒弟,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 坐:因为。   6、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7、远上:登上远处的。   8、山:高山。   9、车:轿子。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作杜牧(803~约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