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本的形成和经济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个条件是首要的。 根据罗斯托的分析,假定人口年增长率为1%~1.5%,投资与产量之比为3:5:1,要使国民生产净值增长2%,必须有10.5%的积累率,要使国民生产净值增长3%,必须有12.5%的积累率。 以上理论都强调了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及摆脱贫困是有启发意义的。经济发展史也证明,在经济极度落后,科技不发达,人力资本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确非常重要。 小结: 麦迪森 Maddisom,A. 在1950—1965年的15年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5.55%,其中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0%,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 二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纳迪利 Nadiri,M. 研究的结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劳动投入量的增加。 中国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对中国1952—1982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资本增长的作用为50%—57%,劳动增长的作用约为27%—31%,技术进步的作用是16%—19%。 分析所采用的生产函数模型为: 为技术进步因子 国别 劳动增长作用 资本增长作用 技术进步作用 百分点 百分比 百分点 百分比 百分点 百分比 中国(1952-1982年) 原苏联(1965-1975年) 美国(1946—1956年) 日本(1952-1996年) 韩国(1966-1976年) 3.08 1.91 0.63 1.45 2.52 30 24 17 15 24 5.22 1.00 0.42 1.93 5.65 51 13 12 20 54 1.87 5.03 2.60 6.11 2.24 19 63 71 65 22 国别比较: 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作用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发展战略。 只有重视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的结论: * * 第五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 第一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 一、资本的含义 二、资本匮乏与贫困 三、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评价:资本被看作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这是从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特征来定义的。 一、什么是“资本”? 在现代经济学中,凡用于生产、扩大再生产或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 包括这种物质的载体 都可称为“资本”。 现代经济学的观点: 人力资本: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它可以用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来表示。 现代经济学对资本的分类 物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 消费品和投资品 的物品,如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建筑物,运输工具等等。 金融资本 资本是生产活动中的几个基本要素之一。很多时候,即使不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只要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也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物质资本被认为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二、资本匮乏与贫困 资本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贫困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收入低下,而导致了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收入低下的原因是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因此,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是实现经济起飞和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 早期的发展经济理论的观点: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纳克斯(1953) 观点: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 两个循环联系起来: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这样,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被打破,因而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是难以改变的。 认为由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