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与题报告填写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与开题报告填写
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几个误区
——兼谈论文写作的点滳体会
今天与大家讨论的问题是科技论文写作中的误区,实质是讨论如何写科技论文,这就是古语所说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究竟什么是写作中的误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误区大小都直接影响着学术论文的发表,甚至影响到具有国际影响高水平论文的诞生。因此讨论并清除科技论文写作中的误区是一件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能充分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或者对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我想从“李约瑟难题”谈起。大家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就像“歌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的专门概念一样,“李约瑟难题”也已成为科学史的专门概念,而且是世界科学史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那么,“李约瑟难题”究竟是什么呢?李约瑟在不同场合、不同论著中对难题有不同的表述,但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表述包括以下六个问题:
问题一:中国科学为什么长期停留在经验科学阶段(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科学阶段?
问题二:中国为什么虽然只有经验科学,却能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成功地走在古希腊前面,与阿拉伯并驾齐驱,并在3—13世纪远超过西方?
问题三:中国虽然缺乏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但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
问题四:中国虽然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近代科学,而中国却为什么没能在亚洲产生如此相似的近代科学?
问题五:为什么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
问题六: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
这六个问题是一个整体,前后逻辑地相连,构成一个问题集。而国内通常理解和表述的李约瑟难题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工作者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更应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遗憾的是在石油界知道这一难题的人不多,思考的人更少!!
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历史事实,由此人们自然会想到诺贝尔奖的问题。科学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诺贝尔奖是殿堂里至高无上的王冠。大家知道,诺贝尔(A.B.Nobel,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是诺贝尔奖创立者。诺贝尔奖作为举世公认的卓越科学成就的象征,自1901年颁发至2000年记录了100年来重大的科研成果,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光辉历程。100年间共有478人次,475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分属于28个国家。下面列出获奖较多国家及中国周边国家获奖情况: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罗斯 日本 印度 中国
203 68 65 26 11 7 2 0
中国的周边国家俄罗斯、日本、印度都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连提名都不曾有过,这是我国科学界苦苦思考的问题,自然也应是石油科技界思考的问题,尽管诺贝尔奖不包括数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放眼世界我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使命与责任。就国内来看,中国科学/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最高职称,她不但反映了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和水平,也反映了院士所在单位或地区该领域的学术水平。石油系统共有38名中科院/工程院士,其中石油地质勘探、开发和工程院士只有13人,除胜利油田的顾心怿,华北物探局的李庆忠和大庆油田的王德民院士外,其余的10人均为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罗马什油田,该油田的研究院有13名院士,52个博士导师,相比之下自然就明白学术水平的高低了。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后来可以居上。因此,要改写中国只有技术没有理论的历史,要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要使大庆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成排,在座的青年的科研人员必须努力拼愽,责无旁贷,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而写好科技论文是完成科学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学术是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思想是生活的真正珍珠。因此,科技论文的作用在于传承文明,是名符其实的理论积累,同时为进一步的开拓创新研究奠定基础,因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学界非常重视学术论文,其地位也越来越高,对此大家都深有体会。职称评定、职务升迁,外企招聘等都要考虑论文的有无与多寡,更重要的是水平的高低。如何写科技论文,这类书籍很多,我想大家多少都读过一些,但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两句话大家可能更熟悉,一句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尽管有些不严肃、随便,甚至成为个别人讥讽别人的工具,但我认为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所谓会抄,就是利用别人的观点、数据等作为论据,真正做到“它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