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治糖尿病进展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 3、控制血压: 非药物治疗:限钠、禁烟、限饮酒、减体重、适当运动、稳定情绪 ACEI或ARB:洛汀新、蒙诺、科素雅等 (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起,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服用ACEI或ARB ) 钙离子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 DM: ≤ 130/80mmHg DN尿蛋白0.25-1g/24h:130/80mmHg DN尿蛋白≥ 1g/ 24h : ≤ 125/75mmHg 4、透析治疗、肾或胰-肾联合移植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进展 辩证为主,分型论治 时振声教授将本病分为4型 1.气阴两虚型:治宜气阴双补,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偏气虚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偏阴虚用大补元煎加减。 2.脾肾气虚型:治宜健脾固肾,方选水陆二仙汤合芡实合剂加减,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补骨脂,菟丝子等。 3.肝肾阴虚型:治宜滋养肝肾,方选归芍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4.阴阳两虚型:治宜阴阳双补,可用桂附地黄汤,济生肾气汤,大补元煎加龟板胶,鹿角胶,仙茅,仙灵脾等。 刘从明将本病归纳为3型: 1.脾肾气阴两虚型,治宜健脾益肾、养阴益气、化痰活血、方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泽泻、山萸肉、丹参、益母草、川芎、金樱子、芡实等。 2.肝肾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活血、养阴清热,方药选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泽泻、元参、花粉、女贞子、赤芍、益母草等。 3.脾肾阴阳两虚型,治宜温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药选用附子、桂枝、山药、泽泻、车前子、黄芪、仙灵脾、泽兰等。 林兰教授认为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为先,视标本缓急、灵活论治。将本病辨证分为八型: 1.肺胃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补益肺胃,方以补肺汤,益胃汤加减。 2.心脾气阴两虚型,治宜补益心脾,方以人参归脾汤加减。 3.脾肾气阴两虚型,治宜补益脾肾为主,方以六君子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 4.肝肾阴虚型,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 5.脾阳不振,水湿逗留型,治宜温补脾阳、利水消肿,方以实脾饮加减。 6.肾阳亏虚,水湿泛滥型,治宜温补肾阳、利水消肿,方以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 7.阳虚水泛,浊毒上逆型,治宜温阳利水、逐毒降逆,方以大黄附子汤加味。 8.肝肾阴竭、虚风内动型,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以羚羊钩藤汤加减。 分期辨证,有机结合 欧阳教授指出分三期辨证 1.早期DN:多属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治宜滋补肝肾,益气活血为主。 2.临床DN期:多属脾肾两虚,湿停淤阻,治宜温肾健脾,活血利水。 3.尿毒症期:已属肾阳衰败,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壅盛,治当益气温阳、泄浊祛痰、活血通络。 杨霓知等结合DN分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1.燥热阴虚型,多见于DNⅠ期及Ⅱ期,治宜养阴清热润燥。 2.气阴两虚型,相当于早期DN期,也可见于少部分临床DN期的患者。治宜益气养阴。 3.脾肾气(阳)虚型,多见于临床DN期,治宜健脾温肾渗湿。 4.阳衰湿浊瘀阻型,相当于DN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治宜滋肾助阳,降浊化瘀。 任爱华等认为三焦决渎失职DN的基本病机,遵三焦理论分期治疗DN: 1.早期DN,治疗重点在上焦,宜温心阳、益肺气。 2.临床DN期,治疗重点在中焦,宜温脾阳,益中气为主。 3.肾功能失代偿期,治疗重点在下焦,治宜温肾阳,益元气。 专方验方,随症加减 成药单药,灵活而治 银杏叶胶囊,大黄蛰虫丸,糖肾康, 金水宝胶囊,温肾胶囊,治糖保肾冲剂,糖肾健胶囊,脉络宁注射液,刺五加。 其它:中药外敷及内服方法治疗D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与分型 病史:有糖尿病病史 症状: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障碍的临床表 现,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 体征:早期腱反射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振动感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度觉亦不同程度降低。 肌电图检测: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电生理检查可发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 注:正常人的SCV及MCV应≥50米/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 感觉神经病变:先期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本体觉、位置觉、振动觉、温度觉异常)分布常如手套样、袜套样,伴蚁行感、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钝痛、痉挛样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运动神经障病变: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受累,肌力减弱以致肌萎缩和瘫痪。肌萎缩多见于手指、足趾间小肌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 日常自我保健宣教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营养神经:Vit B1、B12、弥可保等 改善循环:钙离子阻滞剂、前列腺素 中药针剂静滴:丹参、黄芪、川芎嗪、葛根素等 中药汤药或中成药口服 穴位敷贴、中药熏洗 针灸、推拿、理疗 糖尿病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