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doc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月23日,大暑。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时针指向凌晨三点半,虽说夏季天亮得早,但外面还是很黑。   根本不用闹钟提醒,大连市旅顺口区龙头街道龙湖村(原王家村)的村委会主任王德富这时已经醒了。他尽可能放缓起床的动作,为的是不惊动睡在旁边的妻子。   妻子赵金舫翻了个身,对王德富说,“今天你早点回来,开车送我们娘俩去城里的大医院。儿子这些天老是咳嗽,都打好几瓶点滴了,总不见效,我想去医院给他好好做个检查。”   王德富一边答应着,一边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到外间穿上他那身标志性的行头――一套旧工作服加上一顶土黄色的帽子和一双高腰胶皮水靴子。   这三年,他习惯了早起,也早就习惯了听妻子的唠叨。经过简单的洗漱之后,王德富要出发了。临出发前,他蹑手蹑脚地去了儿子的房间,轻轻地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有点热,但不是很厉害。王德富对自己说,小孩子哪有不生病的,吃两副药就好了。   王德富开着皮卡车,车身虽是白色,但却被厚厚一层黄色灰土包裹着,因为忙,昨天回来太晚就没顾得上洗车。他迎着即将升起的朝阳,从家里出发了。道路平坦整洁,周围楼房林立,绿树成荫。   王德富喜欢开皮卡车,因为经常要上山下沟,皮卡车动力大,底盘高,特别适用。每次出差,王德富开的总是这台车,因为有车斗,碰到合适的苗木奇石,方便采购装运。   一位老朋友开玩笑说,“德富,你这人哪都好,就是不懂享受生活。快换台车吧!看我这台新悍马,是不是比以前那台还漂亮!”   王德富笑了笑,没有搭茬。   一   皮卡车很给力。只过了大约四五分钟,王德富就来到了龙湖村河道工地的现场。这几天,村里正在整修河道,作为河道整修工程的总设计师,王德富总是第一个出工,因为他要对当天的工作作出通盘筹划。比如,今天的活应该怎么干,墙应该怎么砌,鹅卵石怎么摆放,发洪水怎么办,哪里需要修建台阶和拦坝。他需要根据河道的自然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展随时完善施工方案。   据说,这几天可能会有大雨。王德富围着河道转了一圈以后,又目测了水位情况,所有的问题在他头脑里稍一过滤便有了答案,王德富心里有了底。早些年摸爬滚打的干土石方生意,让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建专家。   在龙湖村,王德富是个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他早先靠勤劳致富,四十几岁就已拥有了数千万资产,而这时,生他养他的龙湖村却还是个穷村。   “龙头地少,山坡上找。”龙头街道属于丘陵地带,80%以上耕地都在山坡上。龙湖村的情况尤为严重,到处都是荒沟,人均拥有耕地不足一亩。2005年,龙湖村的土地被征用,村民集体搬进了新楼房。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告别了土地,破天荒住进了高楼,喜悦之情自不待言。   可好景不长,乔迁的新鲜和兴奋很快就过去了。村民们发现,上楼以后生活中有许多不适应,以前的许多小事如今都成了难题:喝水、做饭、取暖要花钱,从前想吃青菜到自家园子里摘就是了,现在连一棵小葱都得花钱买,还不如自家产的新鲜。加上物价上涨的因素,村民们明显感到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土地,年轻人还可以出去打工,而那些上了岁数的人就整天闲着没事干,这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大家开始怀念过去的生活,怀念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   没了土地怎么办?王德富对乡亲们说,“没土地,咱们可以自己造!”   听说过造车、造船、造飞机,可没听说过这土地也能自己“造”。王德富敢想敢干,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施起了“填沟造地”工程。   在龙湖村,“填沟造地”是件自古以来就没人敢尝试的事情。然而,王德富不仅干了,而且是倾其所有,没给自己留一点退路。从2005年起,王德富个人累计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垦荒造地植林,改造良田400余亩,育树20余万株。此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给失地农民带来了福音,帮助他们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正因为如此,王德富不仅被评为大连市造林绿化标兵,而且被相关媒体誉为“当代愚公”。荣誉、掌声接踵而至,一个新的考验也在等待着他。   2010年7月,龙湖村原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因为经济问题被公安机关正式批捕。将近一年过去了,村委会主任的位子一直空缺。村里没人主事,工作完全瘫痪,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四处上访。   龙湖村的问题,引起了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位老领导找王德富谈话,希望他能站出来竞选龙湖村的村委会主任。这也是上级领导和群众共同的期待。可王德富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想给乡亲们多做点好事,不想当官。   临别时,那位老领导撂下这么句话,“龙湖村的现状也和你有关系,如果你早一点站出来,也不至于是现在这种情况。当然现在也不晚,为了大家,这个村主任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老领导的这番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