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品选笔记资料.doc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品选笔记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一、课堂笔记 (一)秦汉部分 1.《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   (1)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2.《过秦论》的写作特点?   《过秦论》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论述秦“过”,而一切选材与论证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提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2)文章的在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史实的分析中揭示其论点与结论。善于对比:秦与六国力量的对比,秦朝势力的威赫与陈胜义军力量的小弱对比等,都使文章论点的得出,显得自然而然。   (3)文章采用了比喻、夸张、铺排、渲染等文学表现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也造成了一种雄健奔放、汹涌澎湃的雄辩气势,特别能激动人心。   (4)文章的结构是按历史进程的顺序而展开的,清晰而谨严。句式灵活而多变,奔放而流畅。语言酣畅淋漓,纵横驰骋,雄辩滔滔,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3.《论贵粟疏》的写作特点。   (1)本文体现了晁错文章逻辑严密、说理透彻的特色。文章围绕“贵粟” 这一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层层深入,段落之间环环相扣,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第一段指出欲使“民不冻饥”只有“为开其资财之道”。第二段回答怎样开其“资财之道”;指出广开资财之道的办法是“务民于农桑”。第三段紧承上文,论证怎样才能使农民务农,指出只有“贵五谷而贱金玉”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接着第四段结合农民和商人的社会现实论证只有务农贵粟才能改变现状。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贵粟具体的办法:“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如此则“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这种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文章还多处运用古今对照、 正反映衬的写作笔法。严酷的比照发人深省,具有一种无言的力度, 如:文章开篇即是一组古今对比,一方面是尧、禹、汤的九年之水、 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是“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的现状;虽然作者没有严词厉色,但这组对比却足以使君王猛省,使其读出此时此刻汉朝所面临的危机,也不由得不反思朝政的缺失。在论证“重农抑商”的政策时,并没有极力铺陈作者的观点, 而是对农夫苦而无所得,商人不劳却富有的现实作了无情的对比;至此,不公的社会现实已跃然纸上。 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还有多处,如“金玉”与“粟米布帛” 的对比:“车骑马”与“粟”的对比等,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简练峻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 如写农夫之苦的一段:“春耕夏耘,秋获冬臧, 伐薪樵,治官府,给瑶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诸如此类的段落在文章中还有许多。 语言流畅,文笔矫健,表现出一种逼人的气势。这一语言风格与文章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4.《项羽本纪》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司马迁对项羽的爱惜之情。   (1)巨鹿之战(写他的英雄本色)(2)垓下被围,账中做歌;(3)塢江自刎(坦然)   (1) 开头,初起时年二十四   5.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1)以结果为依据   (2)司马迁一个基础态度:以饱含同情和惋惜的笔调,通过一系列重大军事斗争和政治事件,生动展现了项羽从崛起到失败轰轰烈烈的历史过程,深刻提示项羽的思想矛盾,刻画了项羽的悲剧性格。项羽是楚国贵族后代,和秦有国仇家恨。年轻时失去贵族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