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复习资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资料 一、课文理解 文章思路: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然后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这样的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接着谈人(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一正一反,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一个人(当时主要是指统治者),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激发他苦思冥想,振奋精神;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使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就会灭亡。最后,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说的。 二、问答题: 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作者从个人成才、国家治理两方面论证。 2.课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这历史上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点? (1)运用事实论证,证明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为下文的论述奠定了事实依据。 2 出身卑微,历经磨难,最终成就大业。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人物、磨难、事业) 正面事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就复国大业。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不朽的《红楼梦》 反面事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3.你能联系实际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答:我赞同这一观点。它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4.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1)逆境造就人才,一个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难的考验,激发斗志,增长才干,奋发有为;(2)一个人不能贪图享受,不能不思进取,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否则就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无立足之地。 5.关于“顺境成就人才”还是“逆境成就人才”的辩论。 答:(1)环境与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上讲,“顺境”更有利于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而“逆境”不利于人才的造就。 (2)但是,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只是外因,都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决定因素。有的人身处“顺境”,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不思进取,虚度年华,最后一事无成;而有的人虽身处“逆境”,但能磨炼意志、发愤图强,却终能获得成功。 (3)由此可见,顺境和逆境只是一个人成才的外部环境,是外因,能否成才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自身的主观努力。一个人不管环境如何,只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毅力,终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7.如何理解“多难兴邦”? 答: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的磨砺之时。挫折灾难面前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能增强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8.如何理解“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1)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但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错误变成正确的先导,从而激发进取的意志,有所作为; (2)但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如闯红灯酒后驾车造成车祸,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 (3)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三思而后行,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不断的完善自己。 9.现在是和平时期,你对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何理解。 答: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和平时期,国力强大,但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时保持忧患意识,时时提高警惕,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10.盂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13.“人恒过.国恒亡”段内部层次是: 第一层:“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第二层: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 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中考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