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城杂谈”栏目看图片的新闻评论作用.doc

从“港城杂谈”栏目看图片的新闻评论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港城杂谈”栏目看图片的新闻评论作用

从“港城杂谈”栏目看图片的新闻评论作用 ——《图读湛江》2008年5月、6月印象 一、概况 (1)、2008年5月、6月将以“抗震救灾”震动中国当代新闻历史。出于对于国家、民族、同胞的人道主义关怀,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各种媒体在救灾报道中起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要作用。《图读湛江》也创下了有史以来点击量的新高。 5月的总点击量为252.6万人次,平均每日点击量为8.14万人次/日,为历来月平均点击量新高。5月19日也创历来单日新高点击量14.0万人次。 6月的总点击量为273.1万人次,平均每日点击量为9.1万人次/日,继5月之后又创月总点击量新高。6月6日单日点击量15.8万人次,也创历史单日新高。 两个月的用稿量合计为1341篇(平均每天21.98篇),统同样为历史新高。 (2)、5月份受邀请采访有:东海岛人龙舞活动、献血办活动、保障粮食生产会议、物价局纪念物价法实施10周年晚会、市政府举办助残书画展新闻发布会、海关新闻发布会、足鼎阁动员200多名员工现场捐款、湛江十大明星楼盘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佳信茂举行募捐义演活动、体育馆捐赠晚会、举行第二届龙舟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物资捐赠灾区仪式、市委组织相关人员慰问儿童等活动。稿件热点在汶川地震、五一节、手足口病等新闻。 6月份受邀请采访有:湛江检察院“反毒、侵权、犯罪”新闻发布会、端午节龙舟赛活动、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晚会、湛江市音乐协会的原创歌曲宣传活动、湛江港物流签约仪式、湛江商贸教育集团成立大会、中小企业博览会和山洽会动员会议、市政府举行全市应急管理既专家组成立会议、湛江至香港航班复航、团市委活动等活动。稿件热点在于汶川地震、湛江龙舟赛、黄华华省长来湛江参加水利工程仪式、高考等新闻。 (3)、“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图读湛江当天下午16:42时,在等待求证湛江地震局后,第一时间发出了地震消息。13日晚发布了市慈善会捐款赈灾倡议书。16日碧海银沙网站与市慈善会和市红十字会联合再次发布紧急募捐倡议书及相关帐号、联系方式等,进一步宣传推动。此后,图读湛江编辑部连续报道全市的捐款情况,为救灾推波助澜。到6月12日止,推出“众志成城支援灾区 湛江市民情系灾民系列报道”,共刊登图片与文字稿件215篇,在受众中引发重大反响。 二、关于图片的新闻评论作用 《图读湛江》5月份点击量超过1万的稿件共26篇,6月份由于对于时事政治的高度关心,点击量超过1万的稿件计41篇,是平时的两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新奇之点是:两个月的点击过万的稿件里都有新闻评论,如5月份的言论《“天价”厕所让市民哭笑不得》、《快评:下半旗,为战友可爱而可怜的睡姿》,6月份的《言论:不想50岁以上的湛江人肺都是黑色的》与新闻调查《港城“迷魂”药品为谁卖?》都备受关注,最高点击高达17571次,这是以往所未曾出现过的。同时,图片新闻下面的“编辑点评”也常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往对于新闻摄影的要求是:真实性、纪实性、现场感、反映生活的主流与本质、体现新闻五要素。如今,在思想解放、言路广开、“公开度”与“透明度”大大增加的背景之下,在“网民参与”、“评论立报”的新的理念指导下,新闻摄影的评论功能逐渐增加,而借助主流媒体新闻图片发表本地网民的意见也正在成为获取民意的时尚。《图读湛江》在此时此刻增加“港城杂谈”栏目,作为新闻评论专栏无疑是有远见的。 这种现象的意义在于: (1)网民由被动的浏览新闻、接收讯息逐渐转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有思想解放大潮的影响,是本地政府“亲民爱民”、尊重群众话语权的结果,也是“主人公意识”加强的标志。 (2)增加了国内外重大新闻在本地网络上的影响——以往更多的瞩目于本地花边、车祸、美女的现象正在得到改变,这是网民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 (3)《图读湛江》的内容更为丰富,理论含量与思想含量进一步增加。 作为刚刚开辟的栏目,“港城杂谈”尚有几点值得注意。 (1)注意与自己编发的图片结合。如5月4日的言论《言论:我为“天价厕所”喊冤》就有效地呼应了《“天价”厕所让市民哭笑不得》,地方特色浓厚。 (2)区别评论类与报道类新闻。央视《焦点访谈》、《社会经纬》等栏目均为评论类,新闻事件既是评论的依据,又是评论本身,正所谓“用实事说话”。而“港城杂谈”里有的如6月29日的《言论:应急管理与网络媒体》基本上还是会议报道。议论的“点评”特色不突出。 (3)注意选取“说话的图片”。5月20日的《快评:下半旗,为战友可爱而可怜的睡姿》虽然仅仅选取了地震中救灾战士的三幅睡姿图片,但是因为画面语言丰富感人,点击量仍然过万。 (4)注意标题的言论色彩。5月8日的《雷雨骤降水浸街 路段竟然有鱼摸》篇末立足市容与便民的点评很到位,但标题显然是消息的口吻,如改为“让‘公路上摸鱼’成为历史”或许就增加了“观点”与“立场”。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