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炭购销指南之第二章笔记
第二章 煤炭资源和生产控制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炭的形成
煤炭的形成过程
腐殖煤的形成过程
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叫做腐殖煤。
泥炭化阶段
煤化阶段
泥炭变成为密度较大、结构较致密的黑褐色的固体即褐煤。这一过程叫成岩作用阶段。
在地压和地热的作用下褐煤逐渐变为烟煤、无烟煤。这一过程叫做变质作用。
2、成煤过程是由植物 泥炭 褐煤 烟煤 无烟煤变化的过程,它是有阶段,但又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
侏罗纪煤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华北、西北和东北)
石炭、二叠纪煤田: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地区
晚二叠世的龙潭煤系: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和滇东地区
第三纪煤田:云南和四川(西康地区)
不同成煤时代的煤炭资源分布
1、早石炭世含煤系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云南、贵州及青藏和澜沧江沿岸。
基本属无烟煤,局部有中、高变质烟煤。
湘中地区是我国最早石炭世煤的重要产地,如连邵矿业集团的金竹山煤业公司所产的无烟煤是低灰、低硫的典型优质无烟煤,适合作为化肥工业的合成氨用煤。
宁夏碱沟山矿是优质无烟煤矿区之一。
2、晚石炭世太原组(统)含煤系
晚石炭世―――早二叠纪煤系广泛分布于华北各地,在河北、山西、山东、江苏、陕西、宁夏等省(区),太原组煤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太原组煤的成因类型以腐殖煤占绝对优势
太原组煤的灰分一般较低,硫分普遍偏高,可达2%---5%,类别复杂,由长焰煤、炼焦煤、贫煤和无烟煤均有。
3、早二叠世煤系
(1) 北方早二叠世煤
分布广,煤层发育好,硫分低,开采条件好,其经济价值高于太原组
山西组煤灰分中等,硫分多在1%以下,煤类和分布地区与太原组煤相似。
早二叠世下石盒子组煤位于山西组煤上部,主要分布在河南及苏北、皖北等地,灰分比山西组煤还高,硫分则更低,以炼焦烟煤居多。
北方晚石炭纪------早二叠纪世煤,以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比重最大,分布范围最广,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资源。
贫煤和无烟煤的储量也大,主要分布于下列地区:
山西沁水煤田、豫西、豫东及淮北的一小部分
河北峰峰、邯郸、山东莱芜、淄博等矿区的一部分
北京、河北兴隆、辽宁南票、沈阳红阳、本溪等矿区的一部分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韩城、澄合、蒲白、铜川等矿区的一部分
宁夏的马连滩、呼鲁斯台、石炭井等矿区的一部分
甘肃九条岭
这些地区是我国高变质煤的重要产地。
(2)南方早二叠纪世煤
主要在福建(95%),几乎都是无烟煤。属构造煤,硬度高,含水分大
4、晚二叠世煤
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长江以南。煤类从烟煤到无烟煤均有。灰分各地差异很大,从特低灰煤------高灰煤均有。
5、晚三叠世煤
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以及陕南、豫西南和皖南等地。
四川、云南、湖南、江西为重要的炼焦煤产地。
从长焰煤、炼焦煤到无烟煤均有,但以中等变质程度的炼焦煤为主。
6、早------中侏罗世煤
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区),其中以陕西、内蒙古西部、新疆、山西部分地区和宁夏等地最为重要。
均以低灰、低硫和可选性好而著称。如神府、东胜、灵武、华亭、大同等矿区,煤层的灰分多小于10%,硫分多小于1.0%
多数为低变质的不粘、长焰煤和弱粘煤。
7、晚侏罗世煤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甘肃和西藏等省(区)
8、第三纪煤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声、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常与油页岩、硅藻土等共生。
以水分高、热值低、灰分和硫分变化大为特征
二、我国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布
2001年底中国各大区储量和资源量
单位:亿t
大区名称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全国合计 储量 1089.95 75.05 125.97 79.78 242.58 277.89 1891.22 占全国% 57.63 3.97 6.66 4.22 12.83 14.69 100.00 基础储量 1875.62 165.22 255.62 158.36 367.88 518.18 3340.88 占全国% 56.14 4.95 7.65 4.74 11.01 15.51 100.00 资源量 3194.66 161.16 310.54 153.38 492.62 2548.26 6860.62 占全国% 46.57 2.35 4.53 2.23 7.18 37.14 100.00 查明资源储量 5070.28 326.38 566.16 311.74 860.50 3066.44 10201.50 占全国% 49.70 3.20 5.55 3.06 8.43 30.06 100.00 说明:基础储量+资源量=查明资源储量(相当于原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