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虎丘记》示范教案-苏教版
高二语文《虎丘记》示范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文言字词知识,如:栉、比、状、属、识等。
2、疏通文句,为鉴赏课文打下基础。
3、分析作者对虎丘中秋月夜盛况的描写,体会他不愿为官的心情。
4、了解古代散文的鉴赏要领,培养初步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虽然本文篇幅较短,语言浅近,但它却是一篇教读课文。需认真布置预习:熟读课文,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与以往同学们接触到的游记有所不同,可以和《赤壁赋》做比较学习;
3、体会和揣摩作品语言方面的特色和写景的妙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学过的《赤壁赋》引出袁宏道的《虎丘记》。
3、虎丘,山名,又名海涌山,在苏州西北七里。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曾埋葬于此地,三日后有虎踞其上,因而得名。此地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
本文记述了中秋之夜虎丘游人如织的盛况,既有对虎丘月夜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聚饮欢歌场面的描写。作品刻画细腻,情致盎然;语言浅显,清新流畅。
4、由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高岩邃(sui) 壑(he) 倾城阖(he)户 下迨(dai)部屋 靓 (jing)妆丽服栉(zhi)比如鳞 新艳相角 (jue) 妍(yan)媸(chi)自别 尚识(zhi)余言
5、学生默读,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句:
6、学生提出每段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引导,逐一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7、学生串讲课文,教师提出一些重点字词字的意义和用法
二、由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生默读,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句。
四、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逐一解决。
五、重点指导阅读第一、二节。
1、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要点词语。
(1)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
(2) 而中秋为尤胜(尤其超过平时)
(3)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借代)
(4) 莫不靓妆丽服(与“靓女”比较)
(5)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像丘那样,像云那样)
(6) 布习之初,呕者百千(讴,唱歌)
(7) 一切瓦釜(比喻的说法)
(8) 属而和者(注音)
(9) 竹肉相发(借代)
(10)月影横斜,荇藻凌乱(互文)
(11)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2、 学生翻译一、二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修正。
3、 分析第一节:
(1) 本节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虎丘游览盛况)
(2) 分几层来写?分别写了什么?(两层,以“而中秋为尤胜“为界,之前总写,之后以中秋为例,具体写。)
(3) 前后两层分别从何角度来写?(第一层,从时间“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和空间“游人往来,纷错如织”两个角度来写。第二层,从“概况”(“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长卷”(“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和“全景”(“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三个角度来写。
(4) “概况”“长卷”“全景”分别抓住了哪些特征来写?(“概况”是“面广、人多、场面大”;“长卷”是“人多、乐器多、酒多”;“全景”是从“形、色、声”三个角度比喻夸张。
(5) 本节文字所写场面可以用哪个字概括?(“乐”)。表面上写游览之盛况,实际上是在写什么?(“民之乐”)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
(6) 小结:本节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虎丘游乐图。
4、 分析第二节:
(1) 本节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月夜斗歌)
(2) 是如何来描写场面的?
(3)本节文字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哪种思想感情?(与民同乐)
(4)小结:本节文字层次清楚、引人入胜地描写了斗歌场面。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的一、二两部分。
2.整理相关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简要指导阅读第三节:
1、 学生翻译第三节,教师及时纠正。
(1) 最可觞客(适合)
(2) 晚树尤可观(暮色中的树)
(3) 仅虞山一点在望(修辞方法分析)
(4)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用……的方法)
(5) 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建祠供奉)
(6) 而病寻作(不久)
2、 分析:
(1) 本节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简介了虎丘的四个景点:剑泉、千顷云、文昌阁‘平远堂)
(2) 各抓住了其什么特点来描写?(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远堂之“旷”)
(3) 表达了何种感情?(本节文字写了“景之美”,抒发了钟情山水之情)
二、简要指导阅读第四节:
1、翻译第四节,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劳务劳务施工方案.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课外文言文小古文阅读理解含答案.pdf VIP
-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水利工程施工与安全.pptx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轨道交通信号工.pdf VIP
- 内部控制报告填报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收支业务管理制度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doc VIP
- Unit 4 Eat Well(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pdf
- 串行数据分析仪.pdf VIP
- 主检医师规范化及能力提升培训考试试题.pdf
- NY_T 2116-2012虫草制品中虫草素和腺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会计英语 全套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