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重点(考)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解: 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前外侧壁为角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1)心:心主血脉,诸脉属目;心主藏神,目为心使。2)肝: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肝气通于目;肝脉上连目系;肝为泪,肝主泣。3)脾:脾主运化,输精于目;脾主升清,温煦于目;脾主统血,血养目窍;脾主肌肉,睑能开合。4)肺:肺为气主,气和目明;肺主宣降,目得濡养。5)肾: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生脑髓,目系属脑;肾主津液,上润目珠;肾寓阴阳,涵养瞳神。 五轮学说(疾病所主为表里关系脏腑):脾 肉轮 胞睑 (眼睑);肺 气轮 白睛 (结膜和前部巩膜); 心 血轮 两眦 (内外眦与泪器);肝 风轮 黑睛 (角膜/虹膜);肾 水轮 瞳神 (瞳孔及其眼内一切组织); 风邪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易袭阳位(2)风为百病之长(3)风性善行而数变(4)风性主动 火邪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趋上(2)火热之邪,易致肿疡(3)火热易生风动血 湿邪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邪粘滞) 辨外障与内障: 外障 内障 病位 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 发生在瞳神、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眼内组织 病因 多因六淫之邪外袭或外伤所致,亦可由痰湿内蕴、肺火炽盛、肝火上炎、脾虚气弱、阴虚火炎等引起 多因内伤七情、脏腑内损、气血两亏、阴虚火炎、气滞血瘀以及外邪入里、眼外伤等因素引起 特点 一般外显证候较为明显,如红赤、肿胀、湿烂、生眵、流泪、痂皮、结节、上胞下垂、胬肉、翳膜等。多有眼痛、痒涩、羞明、眼睑难睁等自觉症状 一般眼外观端好,多有视觉变化,如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物易色、视灯光有如彩虹、眼前黑花飞舞、萤星满目及夜盲等症。也可见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瞳神散大或缩小、变形或变色、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等改变 新翳与宿翳鉴别: 新翳 宿翳 特点 病初起,有发展趋势,易引起传变 病势缓,无发展趋势,为黑睛疾病痊愈后留下的瘢痕 症状 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伴有目赤、畏光流泪等 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视力可下降 荧光素溶液染色 阳性 阴性 翳:古人将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 新翳和宿翳的鉴别: 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和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等症。黑睛属肝,从肝辩证,有发展趋势易引起传变,病轻者可经治疗消散,重者留下疤痕而成宿翳。 宿翳:指黑睛浑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阴性,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为黑睛疾病痊愈后留下的疤痕。分为四类1、冰瑕翳,西医称云翳2、云翳,西医称斑翳3、厚翳,西医称角膜白斑4、斑脂翳,西医称粘连性角膜白斑。 膜:自白睛或黑白之际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蔓延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要点: 1、角膜后沉着物为棕色色素而不是灰白色细胞2、前房极浅3、瞳孔中等扩大而不是缩小4、虹膜有节段性萎缩5、可能有青光眼斑6、以往可有小发作病史7、对侧眼具有前房浅,虹膜膨隆,房角狭窄等解剖特点8、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一般无角膜上皮水肿,眼压也常偏低。 玻璃体的可能作用:1、在胚胎期对眼球发育起重要作用;2、保持玻璃体腔高度透明,对光线的散射极少;3、晶状体、视网膜等周围组织有支持、减震作用;4、具有代谢作用,有主动转运过程;5、具有屏障作用,细胞和大分子不易侵入玻璃体。此外,实验表明正常玻璃体成分具有对新生血管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等。 中西医名称对照: 瞳神——瞳孔 黄仁——虹膜 神水——房水 晶珠——晶状体 神膏——玻璃体 视衣——脉络膜和视网膜 黑睛——角膜 白睛——球结膜和前部巩膜 胞睑——眼睑 上胞——上眼睑 下胞——下眼睑 眼眶——眼眶 内眦——内眦 泪泉——泪腺 泪窍——泪点 眼带——眼外肌 六条眼外肌的名称及功能. 上直肌 上转,内转内旋 下直肌 下转,内转外旋 内直肌 内转 外直肌 外转 上斜肌 内旋,下转,外转 下斜肌 外旋,上转,外转 四、论述: 十二经脉循行于眼的部位分布为:(1)循行于内眦部的经脉有3条,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本经别出而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