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药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药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款冬花茶,治疗肺寒,润肺定喘,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当遇到肺寒咳嗽时,我选择喝款冬花茶,三天后。果然咳止住了,喉咙里的痰也没了,因喉也不再痒得难受了。此后一旦遇到像我这样因受寒感冒而咳嗽、喉痒、吐痰等症状的老人和小孩,我都推荐他们喝款冬花茶,大部分喝两三天后就能治愈。
有一次我着凉感冒了,那时候也忙于工作,就没当一回事。谁知几天后我的身体开始抗议,喉咙很痒,咳个不停,嗓子里还总是有痰。着急地吃了些西药,咳嗽虽然止住了,但喉咙痒、咳痰的情况仍不见好转。一天清晨,我在洗手间洗漱,就隐隐约约听到四岁的女儿在高声朗读着什么“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依稀记得附近的中药店有卖款冬花的,我这喉痒咳嗽,何不用款冬花泡茶来治呢?于是我立马查找茶方,并买来款冬花和紫菀,按照方子配合绿茶一起泡水喝。多泡几次,一天喝完,这样喝了三天后,果然咳止住了,喉咙里的痰也没了,咽喉也不再痒得难受了。于是此后一旦遇到像我这样因受寒感冒而咳嗽、喉痒、吐痰等症状的老人和小孩,我都推荐他们喝款冬花茶,大部分喝两三天后就能治愈了。
款冬花是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这种植物即使到了冬季依然茁壮成长,并在寒冬时分开出金黄色的花朵,凌霜傲雪,抵御严寒,所以也叫冬花。它味辛,性温,无毒,归肺经、心经,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一直以来就是治咳平喘要药,主要治疗肺寒而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痒痛等症。《名医别录 说它“主消渴、喘息呼吸”。《本草逢源 中也提到它“润肺消痰,止嗽定喘,肺痨肺痛,咸宜用之”。
因为款冬花性温,有生发作用,所以凡是因恶感风寒而引起的咳嗽痰多都可以喝款冬花茶来治疗。款冬花里面所含的款冬二醇、蒲公英黄色素以及鞣质和挥发油等成分能抑制呼吸神经系统兴奋中枢,从而达到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呼吸兴奋等作用。经常饮用款冬花茶,能润肺养神,对呼吸系统调理大有裨益。对因肺寒而久咳不愈的人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症的患者来说,可谓一款治疗加调理的养生佳饮。
值得注意的是,肺热也同样会引起咳嗽和喉咙痒,而款冬花茶只对肺寒引起的症状有疗效。如果喝款冬花茶超过三日,症状还不见好转的,可能就是药不对症了,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医生忠告 款冬花茶主要治疗因肺寒而导致的久咳不愈,那些肺火大、肺气焦满、阴虚劳嗽的人不宜饮用。
茶疗功效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泻热降气,适用于肺寒引起的久咳不愈、咳嗽痰多、咽喉痒痛、感冒风寒。
养生茶谱
款冬花茶 材料:绿茶6克、款冬花3克、紫菀3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开水冲泡.加盖静置片刻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饮。
茶疗功效:祛痰止咳。
款冬定喘茶 材料:款冬花9克、冰糖15克。 做法:将款冬花和冰糖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大半瓶,静置10多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茶疗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
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基生叶广心脏形或卵形,长7~15厘米,宽8~10厘米,先端钝,边缘呈波状疏锯齿,锯齿先端往往带红色。基部心形成圆形,质较厚,上面平滑,暗绿色,下面密生白色毛;掌状网脉,主脉5~9条;叶柄长8~20厘米,半圆形;近基部的叶脉和叶柄带红色,并有毛茸。花茎长5~10厘米,具毛茸,小叶10余片,互生,叶片长椭圆形至三角形。头状花序顶生;总苞片1~2层,苞片20~30,质薄,呈椭圆形,具毛茸;舌状花在周围一轮,鲜黄色,单性,花冠先端凹,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长,柱头2裂;筒状花两性,先端5裂,裂片披针状,雄蕊5,花药连合,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球状。瘦果长椭圆形,具纵棱,冠毛淡黄色。花期2~3月。果期4月。栽培或野生于河边、沙地。分布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采集】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在花未出土时采挖,摘取花蕾,去净花梗及泥土,阴干。【药材】干燥花蕾呈不整齐棍棒状,常2~3个花序连生在一起,长1~2.5厘米,直径6~10毫米。上端较粗,中部稍丰满,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花头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外表面呈紫红色或淡红色。苞片内表面布满白色絮状毛茸。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嚼之显棉絮状。以朵大、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产陕西、山西、河南、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等地。【化学成分】花含款冬二醇等甾醇类、芸香甙、金丝桃甙、三萜皂甙、鞣质、蜡、挥发油和蒲公英黄质。叶含苦味甙2.63%、没食子酸 、弹性橡胶样物质、糊精、粘液、菊糖、植物甾醇、硬脂酸及棕榈酸甘油酯、酒石酸、苹果酸、转化糖、胆碱、碳氢化合物和皂甙。灰分中含锌甚多,达3.26%。鲜根茎含挥发油、石蜡、菊糖、鞣质。根含橡胶0.015%,鲍尔烯醇等。【药理作用】①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具止咳,祛痰并略有平喘作用。东欧一些地区亦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