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DN认知评价系统 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根据自己的PASS模型编制了一种全新的智力测验。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适合于5-17岁儿童。 DDST 发育筛查 本检查是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是一种已在我国标准化了的儿童发育筛查方法,用于0-6岁儿童。筛查性测试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发现异常者,较快速简便,可帮助认识有明显行为发育偏离的儿童。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1)个人—社交能区 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例如:1个多月的宝宝逗引时会微笑;4个月的宝宝见妈妈或抚养人高兴;8个月的宝宝玩具给人不放手;11个月的宝宝会表示需要;15个月的宝宝能自己碰杯喝水;18个月的宝宝白天能完全控制大小便;24个月的宝宝能自己解裤子坐便盆;27个月能穿鞋不系带;30个月能自解纽扣;36个月能自扣纽扣。(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 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例如:3月的宝宝目光能追随在桌上滚过的球;5个月的宝宝能全掌抓小丸;7个月的宝宝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取小丸;9个月能有意识地摇铃;11个月能按口令给人看鞋子;15个月能指出一张画片;21个月能叠6块方木;27个月能选出黑白颜色的纽扣;36个月能拼简单的图形。(3)语言能区 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5个月的宝宝听自己的名字会转头;8个月的宝宝能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2个月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21个月能说2-3个字的词;30个月能重复短句;33个月能说出自己的性别;36个月能计数到3。(4)大运动能区 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例如3个月的宝宝能俯卧抬头90度;6个月的宝宝能翻身;9个月的宝宝会手膝爬行;12个月的宝宝能走得很好;18个月的宝宝能扶栏上楼,24个月的宝宝能跑得很好;30个月立定跳达20厘米;36个月能单脚站立5秒。在这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通过询问儿童家长有关情况来决定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家长对所问的项目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测试时小儿应是精神饱满,而且需要有适宜的测试环境,因此在判断结果时应全面综合考虑。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判断四种。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再用诊断性测试。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经检查加以证实或否定;还可对高危婴幼儿(如围产期曾发生过问题的)进行发育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可能辨别患儿属于哪一个能区发育迟缓而有可能对该能区进行早期帮助。二)丹佛智能筛选测验(DDST)1)历史:1967 [美]丹佛市科罗拉多大学W.K.弗兰肯伯等人的丹佛智能筛选测验(DDST)2)具体内容A特点:目的:早期发现幼儿发展差异功用:筛选性(无评价)*提示性/参考性(无预示)[注重筛选性,不是智力评定;有提示性无预示性;对小儿当前智力做出一个提示性结果应用:主观性怀疑的排除或证实—主观上对小儿有怀疑,为了排除或证实怀疑 围产期缺陷的后检—小儿在围产期曾有过问题,为了验证围产期的问题是否有影响 旧生育缺陷的后检—小儿过去的发育历史有问题;但临床上无症状内容:杂而多(12种格塞尔、韦克斯勒、斯坦福-比奈等传统智力测试 选 105个项目)B架构:动作能:粗动作-31项(姿态反应)+ 细动作(抓握动作);“动作能是估计小儿成熟程度的起点。动作能对诊断小儿神经活动整体性是关键”应物能(+ 细动作30 项):(对外界事物)分析、综合能力 + (应用过去经验)解决问题能力;表明小儿大脑皮层是否完整,预告小儿智慧潜力。语言能(21项):听+ 理解+表达语言;智力是否正常的准则应人能(23项):自理生活能力 + 跟人交往能力与神经活动和智力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C实施: 1、使儿童适应测验的情境。2、向家长说明测验的目的、意义。3、计算年龄:儿童实际年龄=测验年、月、日-出生年、月、日4、在测验表上找出相应年龄,画出年龄线。5、施测: 按能区进行,先测年龄线左边的项目,再测跨年龄线的项目。有三个跨年龄线的项目失败,这个能区的测验停止,进行下一能区测验。若项目通过,在项目上写“P”,失败写“F”,若儿童不合作,无结果则写上“R”。年龄线左端的项目失败称为“迟长”,跨年龄线的项目失败称为“失败”。D评价分类:正常、异常、可疑、无法确定标准:异常:①两个或更多能区有两项或更多项目迟长;②一个能区有两项或更多项目迟长,加上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长和同区通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可疑:①一个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