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特殊婚俗 中国古代的婚姻,大多是遵循“六礼”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而若要离婚,就必须在法律和风俗上受到“七出”和“三不去”的制约。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婚姻形式,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是普遍存在的。 一、典妻婚 典妻婚,又称“典雇婚”,“承典婚”,民间俗称“借妻生子”,即丈夫将妻子租典给他人做妻妾的临时性的婚姻形式。典妻婚的时间或规定三五年,或以生子为期。 典妻婚的记载最早见于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中提到宋太祖时期岭南容州一带,无力纳赋者,县吏代交或者借贷之后,“皆纳其妻女为质”。 《元典章》中记载:“吴越之风,典妻雇子成俗久矣,前朝未尝禁止……其妻既入典雇之家,公然得为夫妇或婢妾,往往又有所出,三年五年限满之日,虽日归还本主,或典主贪爱妇之色,再舍钱财。” 这就不是被逼无奈的典妻了,而是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 最离谱的是《治安文献?民政》中居然提到,有的地方一名女子会被不停地连续转手给许多人,大家都玩弄女子并从中牟利,以至于原夫的家居然成了妻子暂时居住的旅店 或典雇交易的场所。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种婚姻,而是变相的性交易和生育交易,是为社会主流风俗舆论所不齿和法律所严令禁止的。 从《元典章》中“前朝未尝禁止的说法看,宋代法律并无明文禁止典妻婚,但自从元代开始,政府是严厉禁止此种行为的。 《明律》规定:“凡将妻妾受财典雇于人为妻妾者,杖八十;典雇女者,杖六十,妇女不坐;若将妻妾妄作姊妹嫁人者,杖一百,妻妾杖八十;知而典娶者各与同罪,并离异,财礼入官;不知者不坐,追还财礼。” 二、掠夺婚 掠夺婚,即男子强抢配偶成婚的婚姻形式,俗称“抢亲”。 掠夺婚在人类结束蛮荒时代后的存在方式,总共分为六种: (1)在聘娶婚中存在掠夺婚的影子。 《仪礼?士昏礼》:“主人爵牟,裳,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 (2)在战争中掠夺妻妾。多见于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例如夏桀的妃子妹喜,就是他征伐有施氏得来的。 (3)在聘娶婚的商议过程中,因为商议不成,男方使用暴力抢亲。 赵翼《陔余丛考?劫婚》:“村俗有以婚姻议财不谐而纠劫女成婚者,谓之抢亲。” (4)因为无力负担“六礼”的成本而实行抢婚,在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中有所记载。 (5)出于自由恋爱的抢亲,实际上属于私奔。 (6)少数民族中广泛存在的形式上的掠夺婚。彝族,高山族,瑶族,黎族,蒙古族等民族均有类似掠夺婚的仪式,但仅仅都是形式。 三、指腹婚 腹婚,即双方相约,如生下的是一男一指女,将来即结为夫妇。 指腹婚是豪门巨族构建关系网的一种手段,或是因为两个家族关系太好,渴望子女更近一步,但无论处于那种目的,指腹婚都是包办婚姻中最荒谬的一种。 元明律法皆严禁指腹婚。《元史?刑法制》:“诸男女议婚,有指腹,割襟为定者,禁之。” 四、交换婚 交换婚,又称为换亲,是两个家庭之间互换姊妹或女儿为婚的婚姻形式。 贵族和上层社会的交换婚,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西周时期,姬,姜两族世代实行交换婚;辽代,耶律家族和萧氏家族世代实行交换婚。 民间交换婚大多出于经济原因,这样双方都不必付出聘礼和嫁妆。 五、入赘婚 入赘婚,即女子不嫁入别家,而招婿入赘自家的婚姻形式。 肯作赘婿的男子,或者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娶妻,或是因为贪慕女方家势,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商鞅变法时秦国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所以就导致“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状况。 女方之所以招赘,绝大多数是因为无子而要继承香火(赘婿一般要改姓,生子亦随女方姓),或者是缺乏劳动力。 六、表亲婚 一般认为,表亲婚是亚血缘群婚的一种变形子遗。表亲婚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流行的,女子将舅婆称为“舅姑”,男子将岳父岳母称为“外舅”“外姑”,也与表亲婚有关。 七、冥婚 冥婚,即将死者以夫妻之礼合葬,这严格来说并不能算婚姻。 据《三国志?魏书?邴原传》记载,曹操之子曹冲夭亡,曹操便聘甄氏之女与曹冲合葬,是为冥婚。 冥婚实际上与传统礼数相悖,但千百年来,无论上层社会还是平民,这种现象都未曾断绝,这种陋俗必须加以严格禁止。 八、童养婚 实行童养婚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经济的考虑--第一不用很多的聘礼,第二还可以给家里增添一个廉价劳动力,同时女方的娘家也减少了负担。所以在下层社会,童养婚曾经广泛存在。 童养婚还有一个变形,即“等郎婚”:如果某家尚无儿子,可以先抱养一幼女,等以后有了儿子并长大成人后,在成婚。如等不来“郎”,也可将养女出嫁他人。 小结: 以上这些特殊的婚俗,都是和主流的聘娶婚同时交叉存在的,或反映了原始婚俗的残留,或体现了经济因素,男权因素,政治因素对婚姻的影响,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谢谢观赏 * * 历史1201 赵文慧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