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艾斯拱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吾艾斯拱北

吾艾斯拱北 吾艾斯拱北亦称“回回坟”、“回回墓”、“惠回堡”等。系7世纪时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吾艾斯之陵墓。 吾艾斯拱北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中沟村一组(旧名惠回堡),东到嘉峪关市约45公里,西到玉门市清泉乡约20公里。南临312国道,北靠黑山山脉。现存建筑建于80年代,属阿拉伯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前院为绿化区,面积1500平方米,院内苹果、梨、杏、杨树,枝繁叶茂,并种植花草,风景秀丽。中院有主体建筑阿拉伯拱顶墓室,顶端为宝葫芦形状,顶高15米,面积20平方米;西有礼拜殿,面积50平方米,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造型美观。后院为住宿地,设有接待室、宿舍等,面积200平方米。 拱北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也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宗教集散地。 吾艾斯拱北遗存大约为唐代李世民时期(公元627—649年),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拱北的内室存放着伊斯兰先贤吾艾斯的遗骨。其墓由核桃木雕成的一个造型别致精工细做的框架罩住,显得庄严肃穆。拱北前墓室,放着阿拉伯文的《古兰经》。清真寺和拱北墓室相连,是做礼拜的地方。清真寺礼拜堂为高脊飞檐翘角型,里面宽敞明亮,墙上悬挂着麦加朝拜图,地上铺有阿拉伯式跪毯。 据史料记载,早在伊斯兰教创建初期,就有一些穆斯林遵循穆圣教导,翻越崇山峻岭,踏破万倾沙漠,沿着古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阿拉伯优秀的科学、文化和艺术,又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精美的丝绸、瓷器带到西亚,并介绍给欧洲。一些人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死后埋葬在中国,成为殉教者。吾艾斯就是其中的一位。 唐朝贞观年间,吾艾斯、盖斯、万噶斯受沙特阿拉伯第三代国王哈里发的重托,从新疆沿丝绸之路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遵。在传教途中,因水土不服,盖斯病故在新疆哈密的猩猩峡;吾艾斯病故在甘肃玉门的惠回堡;唯万噶斯一人到达中原,完成了使命,后病逝于广东。为纪念吾艾斯这位伊斯兰先贤,后辈穆斯林在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中沟村修建了此拱北。 吾艾斯在玉门市中沟村回惠堡一带病逝,后被安葬于中沟村东南角。按照伊斯兰教传统,墓冢被称作拱北,呈白色圆顶塔状,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体制。每年圣纪期间,周边省区及河西走廊大量的信徒前来看望吾艾斯墓并在这里进行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 吾艾斯墓在历史上几经沧桑,曾屡建屡毁。公元1436年至1506年的宋朝地图上就有吾艾斯拱北的记载。明朝编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也在赤金蒙古卫以东、骟马城东南、嘉峪关以西,标有回回墓。据陕西通志馆印《秦边纪略》载:“骟马城俗称骟马营,在肃西230里,嘉峪关西160里,城东40里,有回回堡大冢”。 明陈诚《西域行程记》云:明永乐十二年“ 正月 十八日,晴,早起向西行,南北皆山,约行七十里,地名回回墓,有水草处安营”。清代《甘肃通志》载:“玉门县,惠回堡,县东二百里。”这些地图、史籍记载的回回墓地理位置,与今吾艾斯墓现址皆相符。墓前,兰新铁路似一条巨龙,横卧东西;墓旁,一股甘泉由石缝中涓涓淌出,汇聚成一长小溪。四周,田连阡陌,溢金流彩。举目远眺,祁连雪峰银光闪闪。惠回堡,是古时肃州至瓜州的十八马站之一,曾住有数十户回民。此地的主要建筑,除拱北外,还有一座清真寺,一处回族公墓。一些途经此地的中外穆斯林及游客,亦来此瞻仰拱北。自明清以来,慕名前来的达官显贵留下的墨迹,有些至今尚保存完整。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李公谨将军,曾赠碑执言:“先贤于我国有功,政府通令全国军民人等保护古迹”。改革开放后,甘肃省政协委员马国泰教主、省伊斯兰教协会常委龙二师傅,以及邻近省市的阿匐、教长、教主、毛拉等宗教界知名人士,也曾先后来此瞻仰,参加纪念活动,并题词留念。1990年8月,玉门市人民政府将此墓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穆斯林开展纪念活动的重要场。 ? 惠回堡,是肃州(今酒泉)至敦煌的十八马站之一,曾住有数十户回民。除拱北外,还有一座清真寺,一处回族公墓。一些途经此地的中外穆斯林及游客,亦来拱北瞻仰,自明清以来,慕名前来的达官显贵留下的墨迹有些至今犹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李公谨、军政部长白崇禧、骑五军军长马呈祥、三十六师师长马仲英等在此也都留有足迹。拱北现存碑记:“民国二十六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回部总代表李公谨执言:先贤于我国有功,政府通令全国军民人等保护古迹,故悬[立]此碑永志不忘云耳。” 解放前,吾艾斯墓由周克礼、马进仁等3户临夏回民义务看守。1958年,周克礼、马进仁等3户回民迁居新疆伊犁。1962年,有位东乡族老人(女)出于善念,悄悄的看守过一段时间。“文革”期间,拱北曾遭到破坏,一些碑、匾失踪。1970年夏季,新疆哈密“肃州坊”清真寺和“陕西坊”清真寺出于虔诚的信仰,派人来迁拱北,因意见不一故未迁成。1980年9月,一位名叫马星阁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