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源县大河镇魔芋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doc
富源县大河镇魔芋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摘要 针对大河镇魔芋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简要阐述了富源县大河镇魔芋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病害突出、土壤轮作、技术力量薄弱、平坝耕地土壤黏性重、新区发展缓慢,同时提出发展大河镇魔芋产业的对策,包括加大魔芋栽培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强魔芋防病意识、建设优质种芋基地、制定种植规划与政府大力引导、培育魔芋专业合作社等。
关键词 魔芋;现状;制约因素;对策;云南富源;大河镇
中图分类号 S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082-02
富源县大河镇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与贵州省盘县相连,西与墨红镇毗邻,南接营上镇,北抵中安镇。区域面积为247 km2,全镇耕地3 109 hm2(其中旱地2 542.3 hm2、水田566.7 hm2),旱地面积占81.8%,水田面积占18.2%,人均耕地366.67 m2。全镇地形以山坡为主,山区、平坝、湖盆地貌不同,地形地貌复杂,地理位置复杂特殊,是典型的山区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天雨热同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年平均气温13.8 ℃,无霜期长(全年不少于250 d),最高海拔2 341 m,最低海拔1 620 m,年平均降雨量1 186 mm,年降雨量2.87亿m3,年平均日照时数1 819 h,日照率41%。由于地貌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坝少,旱地多水田少。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1-3]。大河镇充分利用区位、自然、资源优势,自21世纪以来,大力推广适宜种植魔芋的地区发展魔芋产业,近年来,面积逐年扩大。然而,魔芋病害、土壤轮作、种质资源等因素制约魔芋产业的发展[4-6]。为做大做强大河镇魔芋产业,利国利民,分析了制约魔芋产业的因素,并提出采取的对策,以供科技人员和政府领导参考。
1 大河镇魔芋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1.1 发展历史
大河镇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有种植魔芋的习俗,那时的农民种植魔芋主要是为了充饥,没有形成商品销售。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提出魔芋产业发展意见后,大河镇开始尝试魔芋的商品化栽培,当年镇农技中心组织从老厂采购魔芋种子逾30 t,在大河、篆湾、庵子、黄竹、白马等村委会示范种植逾20 hm2,一种就获得成功,产量达27 t/hm2,产值逾7.5万元/hm2。由于当时物价低,种植魔芋与种植玉米相比,种植魔芋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玉米,种植魔芋收入是种植粮食收入的3~4倍。2003年至今,大河镇魔芋基地面积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2.00 hm2发展到2013年的533.33 hm2,特别是近2年以来,种植面积发展迅猛,魔芋成为大河镇继乌猪、烤烟后的又一个农业支柱产业。
1.2 现状
1.2.1 种植现状。2013年,大河镇魔芋种植面积533.33 hm2(其中商品芋320.00 hm2,种芋213.33 hm2),覆盖全镇17个村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农户2 554户,人口10 450人,魔芋种植户占全镇22 307户的11.45%,种植人口占全镇总人口12.3%。建成千亩以上村委会2个,培育3.33 hm2以上典型规模化种植大户5户,6.67 hm2以上种植大户3户,建成魔芋专业合作社4个,最大规模的合作社种植魔芋14.67 hm2。2013年大河镇国民生产总值231 25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10 160万元,魔芋实现总产量10 080 t,总产值2 7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47%,农民人均纯收入7 298元,其中魔芋人均收入320.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9%。
1.2.2 加工现状。从2006年始,一些新型芋农在富源县光华魔芋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尝试魔芋干片烘烤技术,有代表性的是大河镇圭山法古魔芋专业合作社和志刚魔芋专业合作社。圭山法古魔芋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大胆建设魔芋加工厂,购置加工机械进行魔芋干片加工。如今,该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芋农+基地的发展模式,与富源县魔芋龙头企业光华魔芋公司长年合作,建立魔芋种植基地,充分带动了大河镇魔芋产业的发展。该合作社年可加工鲜芋逾2 000 t,生产干片逾300 t,既解决了当地芋农销售鲜芋难的问题,又解决了附近3个自然村60余人的就业问题。志刚魔芋专业合作社建起的小型魔芋加工厂,每年生产干片逾100 t。在以上2个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磨盘村委会一农户投资600余万元,正建设占地面积0.67 hm2的大型魔芋加工厂,该厂从事魔芋加工后,预计年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逾1 500人,将加速农民增收致富。
2 主要制约因素
2.1 病害突出
魔芋病害是阻碍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魔芋种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