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09
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全面分离,北宋崇宁年间,在尚书省设立专门化的档案房——架阁库,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架阁库。 这时期,公文仍然名篇众多,北宋: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三苏);南宋时充满爱国激情的篇章,主要:宗泽、李纲、胡铨、辛弃疾等。 八、元代的文书工作 1、文书的中央机构 这时的机构表现与唐宋较大的区别,三省变成一省—中书省,承担绝大部分中央行政运行的文书工作。 2、文书人员的选拔 开始俸禄低,不受重视,后来认识到重要性,开始制定各种严格的人员选拔制度,从地方到六部,枢密院,层层选拔任用。 要最有经验、品行才能俱佳者选入秘书岗位,较少选用汉人担任书吏。 3、新文书制度的创立 (1)、照刷、磨勘制度 (2)、公文传递制度 “驿站”、“急递铺” (3)、朱销文簿制度 (4)、文书署押制度 (5)、文书缮写制度 这一系列制度有利于公文的严肃性和责任心,保证公文表达的准确性。 九、明代的文书工作 明代是文书工作的完备期,废除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 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革命成功的君主。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未时,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朱元璋自幼穷苦,曾为地主放牛,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1、明代的中央文书机构 主要的是内阁、通政司、六科、文书房和司礼监 内阁负责批答各地的奏章,作出初步的处理意见,草拟诏令;通政司是全国上下行公文案牍的出纳总汇;六科是协助皇帝处理六部事务的机构,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公文,也督促六部处理公文之权。 2、文书种类和体式 下行文:诏、诰、制、敕、册、谕、书、令、符、檄等十种 上行书:奏本、题本、书状、揭贴、讲章等 行移文书:平咨、平关、平牒 照会是明代首创,用于都督六部 专用文书 赋役黄册——总记土田丁口之户籍的文书 鱼鳞图册——登记土地所有权的文书,又叫田亩或丈量册。 军册——控制军士、保证兵源。 贴黄——人事文书,官员的考核、任用、封赠等均据此。 3、公文处理程序 有上行、下行处理程序,有专门机构负责,相互衔接配合,形成一定规范的程序。 4、文书工作制度 (1)条旨(票拟)制度 这是一种处理章奏的办法,从宣德皇帝到弘治时期完全确立。凡是内外衙门的上奏文书,由皇帝内阁大学士先以皇帝的名义在小纸票上拟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在当时称为“条旨”是明代首创。 (2)行移勘合制度 朱元璋为了防止六部、督察院擅自行移,逼拢诸司,害及于民,乃之半印勘合。比对朱墨,如果相同就火速奉行。 如果擅接无勘合行移,且私与行移者,正官、首领官各凌迟处死,吏处斩。 凌迟 陵迟用作刑罚的名称,仅取它的缓慢之义,即是说以很慢的速度把人处死。而要体现这种“慢”的意图,就是一刀一刀地割人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把肉割尽,才剖腹断首,使犯人毕命。所以,凌迟也叫脔割、剐、寸磔等,所谓“千刀万剐”指的就是凌迟。明太祖的朱元璋,他颁布《大诰》,已以「凌迟」之刑惩罚各式犯罪,特别是官吏的贪污,甚至无论财物数字如何微小。 凌迟刑的处刑方式很残忍,而历代行刑方法也有区别,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 实际执行时,还有更多的,最多的是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被割了三天,共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明末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也是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的。到公元1905年的光绪年间,凌迟刑被废除。 (3)屡禁繁文及贴黄制度 (4)文书格式、字体、抄写符号制度 茹太素该不该打 明朝《礼部志稿》记载,洪武九年(1376年)十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陈时务书,长达一万七千字,共说五件事,朱元璋让中书侍郎读给他听,读到六千三百多字,尚未进入正题。朱元璋大怒,令人将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半夜里,又叫人在读,直至16500字,才涉入正题,所谈的五件事,其中一件不可行。这件事启发了朱,随即下令:“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自今有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大河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高清版)DB42∕T 949-2014 《蔬菜净菜加工和包装技术规范》.pdf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项目三 认识智能制造设计技术.docx VIP
- 新能源全面入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136号文政策解读-13页.docx
- 口腔正畸工艺技术教案.docx VIP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doc VIP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指导手册-散货码头.docx VIP
- 高压高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df
- 食品经营许可知识测试题及答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