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纸上浅知,躬行为上 ——文言文翻译说题 三、现场答案: 现场答案 四、学情分析 宏观: 忽略语境 大意不明 字词句式 没有落实 微观??: 语意不通 表达不畅 五、考点解读 六、解题对策 首先,我们要把句子还原,还原到它相应的位置,因为高考侧重考查的是“在文中的含义”。然后,找到采分点,有侧重点地逐一落实。需要说明的是,文言句式侧重于对特殊句式的考查,这也是文言文阅读“文言并举”特点的集中体现。 (1):适:正好;“雨”是动词。 (2)“缙绅”原意是插笏 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 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借用为官员的代称。统编教材《五人墓碑记》中有“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这是定语后置句,翻译:“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之……者”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本句译为“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做官的人)”与之类似。 “征”有远征、召集、征求、现象、出兵讨伐等多种意思,本句中翻译为“叫”或“要”都可以。 (3)木处而颠:住在树木上要跌下来。土处:住在洞穴中。 参考答案: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征求我给它作(一篇)记。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七、文言方法可归纳为三大方面: 审题:找准采分点,联系语境,推断大意 宏观上:句子大意!(基本分)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微观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重点把握文言句中所含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 解题: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请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实虚词、关注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对?换?调 留 补?删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看,念,写?得分小结: 翻译题得分两个关注点? 句子大意?、三个关键点(实词???虚词???句式?) 答题:熟悉翻译的两种方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变式1(20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5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思路分析】 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 【参考译文】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变式2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山东卷13题)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解析:“勿止以力”中“止以力”是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即“以力止”。 变式3 (14年北京卷)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解析: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易”,有“改变”之意,如“移风易俗”“改弦易辙”等词语中的“易”字。此处“易”也作“改变”解释,“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译为“ 各级官员 都不能改变我们滕侯的主张”。 从2012年以来,凡自主命题的省份几乎都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来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预测2015年的题型及其分值变化不大。各个省份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即句子大意+重点字词句,其中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