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汪金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教师汪金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汪金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月3日,我们全体教师学习了蕲春四中乡村教师汪金权22年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后,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从内心深处敬佩这一位连肉都吃不惯的老师。如果说湖北是全国精神文明之花盛开的沃土,那么汪金权是继“长江大学救人团体”,谭之平,“信义兄弟”等道德楷模之后盛开的一朵奇葩。汪老师是我们身边的典型,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下面,我就来谈谈学习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淡泊名利、扎根教育   汪金权出生于1963年,在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山区长大,自幼家中十分贫穷,靠乡亲们的资助才完成学业。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全国有名的高考状元学校“黄冈中学”任教。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梦寐以求的平台,是一个获得功成名就的好地方。22年后的今天,他可能已经是特级教师,坐着飞机天南海北的教育专家,也可能是魏书生式的局长,根本不用为儿子的大学学费操心,但他放弃了。汪金权有一张珍爱的照片,那是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毕业生的合影。一次家里漏雨,照片不慎渍水,影像已经模糊,但是当年学子们的风华正茂仍依稀可辨,满头黑发、眉清目秀的汪金权也在其中。当年的许多同窗已各奔前程,而他仍默默耕耘在山区讲台上。这是一个对故土对故乡爱得深沉的人的抉择,这是他回报家乡的方式,其中的艰辛和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被人们誉为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小学老师还被称为辛勤的园丁。可很多时候,教师的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比例的,我们的收入比不上政府官员,也比不上商人,甚至连南下的打工者都比不上。但我们又是富有的,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神,一句句亲切的呼唤,一道道赞许的目光,一条条感谢的短信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付出有人知道。如果说实验小学是一座无限风光的高楼大厦,我就是一名炼钢铁、制水泥、产玻璃的普通工人。我深知,没有我们实小人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李校长就没有胆量提出的四校联考的倡议。   二、师德高尚、奉献爱心   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以后,这些孩子们的学费从他工资里扣,有时因垫付得太多,到月底时工资都快扣没了,财务人员只好一次少扣点,有时一直要扣到年底。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元。“老师的恩情这辈子都还不了!”今年春节,在辽宁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汪红奎通过贺卡向汪老师表达感激之情。读高中、上大学、念研究生,汪红奎的学费都是汪金权老师垫付的。如今,汪老师还鼓励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表示将继续资助他。   如果说这些事情发生在一个企业家或百万富翁身上也许算不了什么,可发生在一个儿子连上大学的学费都要贷款的父亲身上,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办到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在描述他的理想社会,汪老师也在亲身实践着他自己的理想社会。汪老师用22年的坚持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真正内涵。   三、辛勤耕耘、全心育人   “我常问自己,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正是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我埋头书山学海,节假日也以读书为乐,先后读书达万余本。每晚7点到9点,坚持读书两小时。由于不断积累,教学就有了源头活水。”汪金权说。最了解汪老师的当然是他的学生。采访中,记者问:“汪老师的课怎么样?”高二(1)班学生田佳手托腮帮,想了想说:“像小学又像大学。像小学,汪老师从不布置作业,他会让我们认认真真上好45分钟的课。像大学,他鼓励我们自己找答案,课堂上也不点人回答问题,谁会回答谁就自己站起来说。答错了,他也会鼓励你,再想想。”田佳说,汪老师最爱谈起他大学期间勤奋学习的同学们,最爱谈起他教过的学生奋发前行的故事,“从他的殷殷话语里,我们感受到他对教学育人的一片真诚。”   汪老师的先进事迹,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显崇高,细微中有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汪老师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家长和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之所以能够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了崇高的事业,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爱,充满了对孩子的爱、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责任,充满了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对红领巾事业的责任。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文档评论(0)

feng1960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