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有感
3月29日,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有幸与3000多名党员干部一起聆听了杨善洲同志模范践行党的宗旨、一生为群众谋利益的先进事迹。
杨善洲,云南保山市人,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在担任领导干部的近40年里,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从保山地委书记职务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因病逝世。
此前从新闻报道中略知了杨善洲的事迹,但今天,身临报告会现场,感受更深更强,体会更真更切。报告团成员所作的《公仆本色》、《青山作证》、《父亲这棵树》、《生命的承诺》、《一个永不退休的党员》五个报告,生动展示了杨善洲朴实的人生和崇高的境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杨善洲的女儿杨惠兰在报告中把父亲比作一棵树:“爸爸就像一棵大树,他虽然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姐妹护卫在怀抱里,但是他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是的,对于亲人,他是一棵仅有心理依托、没有实惠庇护的精神树;对于百姓,他却是一棵挡风遮雨、庇荫造福的依靠树!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朴实表达和真实写照。
在位时,他牢记党的宗旨,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始终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他被群众亲切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许多人为他感到不解:“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是血!”
退休后,他不忘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他说,“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把自己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动,把荒凉空旷,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命的乐园。
为官几十年,他为民造福无数,但“地委书记”的官衔却没有给自己的家人一丝照顾和恩惠。他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报告会结束后动情地发表讲话和感受。他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杨善洲能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无私奉献,不带走半棵草?对照杨善洲,我们还有哪些差距?我们要向杨善洲学什么?这三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思考。
我想,杨善洲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对于信仰,他咬定青山、不离不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终生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以杨善洲为镜,明荣辱、正言行、比奉献、争创先。像他那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应当像他那样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为父母、待百姓为亲人,心系百姓、心忧百姓;应当像他那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永不褪色、永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