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__鉴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__鉴定.ppt

中药鉴定学 大黄鉴定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 两千多年前,大黄就作为我国特产的药材而闻名于中外,成为国际性生药。据记载: 我国在公元前2700年已有大黄应用。 公元前114年已经陕西运往欧洲。 马可波罗(1250~1323年)旅游东方时记载:“中国凉州(今甘肃)产大黄甚丰” 。 17世纪英国所用大黄为中国经印度运往英国。 1687~1762年间,俄国政府以中国大黄为专卖品,鉴别甚严,并以本品为主制订了“莫斯科标准”,凡不适于该标准的尽行剔去。 由上可见,大黄在历史上就在欧洲享有盛誉。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黄而故名。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吴普谓:“生蜀郡(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八月采根,根有黄汁。” 苏颂谓:“以蜀川锦纹者佳。……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麦者(与今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相符)。 综上所述: 在植物来源方面: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掌叶组的大黄,结合本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大黄相符。 在质量方面:古本草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大黄为好。 关于混淆品: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山大黄” (原植物为华北大黄 Rheum franzanbachii Munt.)相当。 历 史 来 源 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 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1. 的干燥根及根茎。 注:Rheum(大黄属)由Reuma“河”而来,示在伏 尔加河的Rha地方有产。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 直立,粗大,中空。 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 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 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 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 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 唐古特大黄——极似掌叶大黄,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鸡爪状,故名鸡爪大黄)。 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相近,但本种叶片浅裂,(一般仅达1/4)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较大,黄白色。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产 地 掌叶大黄 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 唐古特大黄 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 药用大黄 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生。 前2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 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较少。 采收加工 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干燥。 晒黄— 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 炕黄— 微火炕成5至6成干,发汗,凉干。 阴黄— 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 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 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结表面光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 断面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有放射状纹理。 气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性状鉴别 皮部 掌叶大黄横向切断面 星点 名词术语: 锦纹:指药材表面或横切面上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及星点交互排列形成的织锦状纹理,习称锦纹,如大黄。 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上髓部的异形维管束呈暗红色的星芒状小点,习称星点。 显微鉴别 根茎及横切面: 偶有残存的木栓层 皮层窄 韧皮部宽广,粘液腔外大内小 木质部导管非木化 髓部宽广,有内韧式的异型维管束;根无髓部,无异型维管束 薄壁组织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 大型的草酸钙簇晶,直径可达190um,棱角大多短钝。 大型的网纹导管多,非木化,亦有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淀粉粒众多,单粒圆球形、长圆形,脐点大多星状。 蒽醌衍生物 游离型:为抗菌成分。 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 结合型:为主要泻下成分。 双蒽酮甙:番泻甙(sennoside)A、B、C、D。泻下作用最强。 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甙。具一定的泻下作用。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