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62-3nature.doc
96下第三單元
PART-I概說:
一、什麼是生物(生命體)?
(生物的特徵:
1.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外形與體積會變化;
2.過程中必須吸收營養促進生長;也會將化學物質形式轉化並消耗能量;
3.對外界環境變動能感覺並產生反應;
4.能藉由繁殖製造一個或多個同類個體。
(生物的定義:
會表現動作或具有生長、代謝、感應、繁殖…等生命現象的個體稱為生物。
二、生物的分類:
(亞理斯多德在西元前已將生物分成兩種:
1.植物(通常是不移動的);
2.動物(時常會移動去獲取食物)。
(林奈(1707-1778)分類系統分為植物界和動物界兩界。
(康乃爾大學的生態學家魏大可(1969)依生物的細胞構造及其穫得營養的方式,提出五界分類系統:目前分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
(相同點:1.都具有上面所提到的『生物的特徵』;
2.植物也會運動:根的背光性、莖的趨光性、攀爬纏繞、葉的捕蟲運動、
含羞草感觸運動、睡眠運動…
(不同處:
1.動物會移動,植物不會(但有例外);
2.組成細胞不一樣:
a)動物細胞:一定沒有細胞壁、一定沒有葉綠體,液胞較小。
b)植物細胞:一定有細胞壁、不一定有葉綠體,液胞較大。
※有葉綠體的植物可行光合作用。
四、生物(生命體)為求生存(目的)會不斷地成長與變態(方法),最終演化出不同的生命形態(結果)。
五、單元課程架構圖:如右圖
PART-Ⅱ 動物的怎樣運動?
壹、人體的構造與運動?
一、人體可分為頭、軀幹和四肢(手和腳)等部位。
二、人體運動方式可分為:舉手、抬腿、走、跑、跳、爬……等方式。
三、當我們做下列活動時,會用到身體的哪些部位?
1.走路或跑步時,主要用到腳;
? 2.跳繩或打籃球時,主要用到手和腳;
3.拍球或寫字時,主要用到手;
4.做體操時,則用到頭、軀幹和四肢…等。
四、我們的身體構造能做這些動作,主要是因為頸部、軀幹和手腳關節部位能做彎曲和伸直的動作!WHY?
五、觀察:工作時,手臂內、外側的肌肉發生了什麼變化?(Let’s try it now !)
(手臂伸直與彎曲用力時,有何變化?(如課本p.43)
1.提起一桶水時,手臂伸直,上手臂外側肌肉隆起。
2.擰乾毛巾時,手臂彎曲,上手臂內側肌肉隆起。
六、為什麼肌肉、骨骼、關節聯合作用,可以運動呢?
1.肌肉和骨骼構造及功能不同,肌肉會伸長縮短,骨骼不會;
2.肌肉兩端長在不同的骨骼上,中間經過一個關節;
3.運動時,由肌肉伸縮帶動骨骼,並由關節處來做屈和伸的動作。
【實驗一】利用身邊的器材來做人體手臂模型(如課本p.44~45)(詳實驗報告一
七、身體其他各部位的關節活動方式都一樣嗎?
1.頸部可以左右旋轉,也可以前後伸直、彎曲;
2.脊椎骨由許多關節組成,可以彎曲、伸直;
3.足踝可以做多方面的轉動;
4.膝蓋能做彎曲和伸直的動作;
5.肘關節只能做伸直或彎曲的動作;
6.肩關節及髖關節可以多方向的轉動;
7.手腕可以做多方向的轉動;
8.手指頭和腳趾頭只能做彎曲和伸直的動作。
貳、其他動物
一、其他動物與人的身體外形的比較:
1.人有腳,其他動物有的有腳、有的沒有腳;
2.腳的數目也不相同,昆蟲有六隻腳、兔子有四隻腳、人和雞都是兩隻腳、蝸牛沒有腳;
3.雞身上有羽毛,兔子身上有很多毛、但是人身上的毛很少;魚身上有魚鱗,人和其他動物沒有;
(所以,人和其他動物的身體外形並不相同。
二、常見動物的生活環境及身體外形特徵:
(海豚:
1.生活環境:海洋
2.外形特徵:身體呈流線形、有鰭、背上有換氣孔,有的海豚頭部前端有明顯的長吻,身體的顏色大多為黑色。
(梅花鹿:
1.生活環境:森林。
2.外形特徵:身體的顏色是黃褐色,背上上有白色似梅花的斑點,公鹿的頭上有角。
(台灣土狗
1.生活環境:平地。
2.外形特徵:體色為黑色,短毛、尾巴短、兩個耳朵高豎,四肢細長擅於奔跑。
三、常見動物的運動方式有:行走、跑步、跳躍、飛、爬行、游泳…等。
四、生活在地上的動物,是怎樣運動的呢?
(行走
1.貓和狗在走路時,每次同時移動於對角線的兩隻腳。
2.象、長頸鹿、駱鴕…等動物在走路時,則是同時舉起同側的兩隻腳。
(跑步:大部份生活在地上的動物都會跑步,通常豹、馬、貓、狗等動物
可以用較快的速度奔跑。
(跳躍:會跳躍的動物通常有強而有力的後肢,例如袋鼠、青蛙、蟾蜍、蚱蜢等。
(飛翔:
1.鳥在天空中是利用飛行、滑翔等運動方式;
2.鳥類主要是利用發達的胸肌,拉動翅膀上下振動飛翔;
3.除了翅膀外,還有中空的骨頭及輕巧的身軀,所以即使人類在手臂上裝上翅膀
也很難飛起。
4.鳥類缺乏膀胱和大腸,輸尿管直接通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