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第1讲.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C课件第1讲.ppt

1.2各种炭材料 传统: 金刚石、石墨、乱层石墨炭、炭黑、活性炭 新发展: 炭纤维、活性炭纤维、气相生长炭纤维、 C/C复合材料、中间相炭、炭储能材料、富勒烯、纳米炭管、石墨层间化合物、炭合金 石墨化是炭由乱层结构向理想石墨晶体结构转化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六角网平面间的层间距d002减小,表观微晶尺寸Lc和La增加。其进程受石墨化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控制。 C/C复合材料中的石墨微晶并非理想石墨晶体结构,其六角网面中存在孔隙、位错、杂质原子等各种缺陷,且网平面发生扭曲,择优取向性差,层间距大,在0.336~0.344nm之间,微晶尺寸小,材料性能与C/C石墨化度密切相关。 1.4C/C复合材料简介 炭/炭(C/C)复合材料,即炭纤维增强炭基体复合材料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arbon composites ,是国内外高新材料领域中研究和开发的前沿方向。 C/C复合材料于1958年在美国Chance Vought 航空公司实验室偶然得到。当时,在测定有机基体复合材料中炭纤维含量时,由于实验失误,使得有机基体发生热解,得到炭基体,但得到的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从而为复合材料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C/C复合材料。 整个体系由碳元素构成,在显微结构上是一种多相非均质混合物。 优点 高温形状稳定 升华温度高 烧蚀率低 高强度 高刚度 在高温条件下强度和刚度可保持不变 抗热应力 抗冲击 非脆性破坏 伪塑性 质量轻 性能可调整 化学惰性 抗辐射 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易加工 缺点:    非轴向力学性能差 破坏应力低 空洞含量高 孔分布不均匀 抗氧化性能、抗颗粒浸蚀性差 制造周期长 成本高 各向异性,环境特性曲线复杂 连接困难 使用经验不足 1.42 C/C复合材料的应用 现代交通 刹车制动 军用 民用飞机 大型制造业 国家大型核能工程 航天工程 现代国防建设 生物医疗器械 土木建筑领域 环境工学 飞机刹车系统 炭/炭与钢刹车盘性能比较 短纤维网胎 长纤维无纬布 针刺毡 C/C复合制动材料的结构包括炭纤维的结构、基体炭的结构以及孔隙结构特征(孔隙大小、数量形状与分布),其中孔隙特征取决于材料制备的工艺条件。 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条件下,对材料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炭纤维的结构、基体炭的结构。 炭纤维微结构类似于人造石墨。 在偏光下炭纤维单丝表现为光学各向同性,基体炭结构通常代表了C/C复合制动材料的偏光显微结构。 二 浸渍树脂/沥青炭化增密 基体炭填充孔隙机制 树脂或沥青的浸渍常常在真空或压力下进行,尤其是致密化的后阶段。 常用的浸渍剂:呋喃、酚醛和糠酮等热固性树脂以及石油沥青、煤沥青等。 沥青与气孔壁有良好的润湿和粘结性,炭化后残留的炭向孔壁收缩,有利于第二次再浸渍和再炭化;而沥青在高压下炭化其残炭率大大增加,热解炭的产量可高达80%多,这可加速填充孔隙,减少再浸渍/再炭化次数,因而其炭化通常在800℃和100MPa压力下完成。且沥青热解所生成炭的预结构有利于高温处理时的石墨化。 树脂与孔壁粘结不良而自身粘结强,炭化后树脂炭与孔壁脱粘,自身成为一团而堵塞气孔,不利于再浸渍和再炭化。树脂具有50~70%的高残炭率,且不受炭化压力的影响,因而其炭化仅以惰性气体为保护介质在常压、1000℃下完成。由树脂热解所得的炭是玻璃态的,高温处理时,部分能应力石墨化。 呋喃树脂热解过程示意图 浸渍/炭化过程需进行多次循环,且它对最终密度呈锯齿形逼近 C/C复合材料的密度随浸渍(树脂)次数的变化 (三)高温热处理 高温热处理(石墨化处理)----通常在2400~3000℃的温度范围进行,这将导致六方晶石墨结构的生成。 1.6 C/C制动材料的结构 Z向纤维 无纬布长纤维层 无纬布长纤维层 短纤维网胎层 短纤维网胎层 C/C复合材料的低倍金相显微结构照片 广义的热解炭----煤、沥青、烃类等经热解过程得到的炭材料的总称。包括炭黑、玻璃炭、热解石墨。 本书热解炭----碳氢化合物在高温炉中经复杂的热解过程沉积到炭纤维表面的炭,也称沉积炭。 光学特征表面光滑,无明显生长特征,择优取向性小。难以石墨化 SL结构 光滑层) 光学特征表面粗糙,生长特征明显,择优取向性大。易于石墨化 RL结构 粗糙层) 热解炭:粗糙层(RL)、 光滑层 SL 各向同性层 ISO) ISO SL RL SL+RL SL+RL)+Resin SL+Pitch 7~11 平均:9 0.341-0.344 平均: 0. 343 1.66±0.02 难 最硬 介于RL 与SL之间, 较难辨认 各向同性层(ISO) 31~46 平均: 38. 5 平均:0.337 2.12±0.01 最易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