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99214.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99214.ppt

《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 材料成型与控制系 毛华杰 Maohj@whut.edu.cn 1座机电话号码14 材料学院大楼516室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主编:叶久新 王群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书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 主编:黄虹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技巧与实例》 主编:王文广 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主编:曹宏深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一、 塑料及其应用 二 、塑料成型技术及其发展 三 、常见塑料成型方法 一、塑料及其应用 1.塑料: 塑料是一种以聚合物(树脂)为主体的高分子材料,它可以在一定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时间)下被模塑成符合使用要求的各种各样的构件。 相对分子质量比较 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水H2O 18 聚乙烯PE 2~16万 石英SiO2 60 聚丙烯睛 PAN化纤 6~50万 糖H22 O11 C12 342 天然橡胶 9万 聚乙烯PE:—[—CH2—CH2——]—n 常用品种 A.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 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工程塑料ABS(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 聚酰胺( PA )、POM(聚甲醛)、PC(聚碳酸酯) PE产量最大,占总产量的30% 大庆、齐鲁、杨子等30万吨乙烯工程投产 中国石化80(120)万吨乙烯工程将在武汉投产 B.热固性塑料(通过交联固化) 环氧树脂(EP)、酚醛(PF)、不饱和聚酯 塑料材料的应用 PE、PP 、PVC 、PS及ABS占热塑性塑料总产量的85% 聚乙烯 PE : 电线、管板、薄膜、容器等 聚丙烯 PP : 法兰、接头、汽车零部件等 聚氯乙烯 PVC : 日常使用的各种软、硬制品 聚苯乙烯 PS : 绝缘及光学材料、玩具、日用 品和制备泡沫塑料 ABS: 家电、汽车、飞机零件等 2.塑料的特点 (1)密度小,质量轻 一般0.9~2.3g/cm3,大多数0.9~1.4g/cm3 最轻:聚4—甲基丁烯-1 0.83 g/cm3 若采用发泡工艺,其密度可小到 0.01~0.05g/cm3 如:汽车自重减轻10%→油耗下降5%→排放降低10% 美国:85.8kg, 7.7% 西欧:104~115kg, 12% 日本:83.9kg, 7.7% 中国:60~70kg 6% 2.塑料的特点 (2)比强度高 单位质量的强度称比强度 如:一般钢拉伸比强度:110Mpa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比强度:170~400Mpa 2.塑料的特点 (3)电气绝缘 各种塑料介电常数变化很大(空气介电常数为1),低2.0,高值可达十几或几十,发泡塑料为1.2~1.3 介电损耗:百分之几~万分之几 2.塑料的特点 (4)减振消音性好 塑料树脂大分子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将外界振动的机械能变为内能(热能),从而起到吸振,减振和消音作用。 2.塑料的特点 (5)透光性能 照相机、摄像机等常用透明塑料来代替玻璃作成像元件, 如PMMA对太阳光的透过率可达92%~93%,(镜片), 甲基丙烯酸羟酯(HEMA)——软性隐形眼镜, 2.塑料的特点 另外: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绝热性、可电镀性、可焊接性等。 缺点:不耐热、易老化、热胀冷缩值大。 3.应用 经济大国塑料消耗 3.应用 2010年10月统计: 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05万个,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1342.4亿元 ,增长29.86% 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量4547.12万吨 ,增长20.53% 塑料制品共计出口1192万吨 二 塑料成型技术及其发展 有关成型物料、成型设备、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所有的问题统称成型技术。 1成型方法的革新 a.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 (酚醛类、氨基类) b. 汽体辅助注射成型 c. 增强反应注射 d. 特种注塑成型(双色注射) e. 粉末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 f. 无流道、热流道 g. 低发泡注射成型 1成型方法的革新 a.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 (酚醛类、氨基类) b. 汽体辅助注射成型 c. 增强反应注射 d. 特种注塑成型(双色注射) e. 粉末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 f. 无流道、热流道 g. 低发泡注射成型 2塑料制品的精密化、微型化和大型化 制品尺寸公差:0.01~0.001 0.1g注射机 0.05g制品 手表轴承 0.5g注射机 0.1g制品 国际:170Kg 我国:100Kg 3.模具技术的进步 模具技术内涵 3.模具技术的进步 (1)模具加工技术的革新 数控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