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

教您如何给孩子捏积 ?   当孩子厌食、不睡觉、咳嗽、腹泻时,家长们多半会选择带小孩去医院检查,紧接着宝宝就得不停地打针和吃药。整个过程下来,既费时又费钱,还得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给大家介绍一种护理宝宝的中医方法——捏积。通过捏积,再配合按揉一些穴位,就可以不打针、不吃药治疗小孩的一些常见小病。   一线病例   捏积治疗小儿咳嗽   今年4岁的小强(化名)已经咳嗽4天了,在早上和晚上咳嗽得更厉害,并且还流清鼻涕、有痰。看着小强这么难受,小强的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是家长又不想让孩子吃药、打针,于是便试试中医的传统推拿手法——捏积。   3月23日上午,家长带着小强来到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尝试捏积。没想到,第一天做完后的效果很好。小强不但咳得少了,而且鼻涕也少了。医生告诉记者,她根据小强的症状,有针对性地按揉了一些穴位。除了使用捏积手法,还按揉了肺、胃、脾、肾等背部俞穴,同时还按揉了中脘、膻中、乳根、乳旁、天突等穴位。   根据小孩不同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捏积次数因人而已。不过,大多数小孩在第一天捏积时,就能看到明显的疗效。捏积的同时,配合按揉不同的穴位,除了可以治疗小孩一些常见疾病外,经常捏积还能起到保健的功效。   理论依据   捏积推动气血运行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部为阴,背部为阳。而捏积的部位正好是小孩的脊背。人体的脊背有一条重要的经络,叫督脉,主管整个身体的阳气。捏积通过捏拿小儿的脊背,可以振奋小儿督脉的阳气,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脊背两旁,是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中,最广的一条经脉,它联系着人体其它的腑脏。而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位,都在膀胱经上。梁海燕医生解释:“所谓‘俞’,也可以理解为‘输’。比如,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的穴位,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发挥重要作用。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捏积疏通全身气血大枢纽的同时,还可以把五脏六腑的气血都疏通一次。”   捏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如疳积、厌食、腹痛、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急躁、爱哭闹等,都能通过捏积得以改善。   捏积方法   “捏三提一”   捏积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强壮身体等作用。临床运用上,可根据不同病情,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可以加强疗效。   捏积前先按摩一下背部,放松肌肉,然后从下往上捏六遍,再使用“捏三提一”的方法。“捏三提一”的具体做法是: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从下往上,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   按揉俞穴   缓解小孩肺、脾、肾虚   “小孩的生理特性就是肺、脾、肾虚。因此在给小孩捏积的时候。应该重点多按揉背部相关的俞穴。”梁海燕介绍,背部俞穴主要有脾俞穴、胃俞穴、肾俞穴、肺俞穴等。主要几个俞穴具体位置和适应症状如下:   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肺俞穴。主要针对咳嗽、气喘、、盗汗、鼻塞等。   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心俞穴。对于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等很好的功效。   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肝俞穴,每天50~100次。主治神经衰弱、腰神经痛等。   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脾俞穴,每天50~100次,就能起到促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等作用。按揉脾俞穴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疳积、四肢无力、水肿、黄疸等有很好疗效。   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食指、中指指端或两拇指揉胃俞穴,每天50~100次,按30秒~1分钟。坚持按揉胃俞穴,胃痛、呕吐、腹胀、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就能缓解。   肾俞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滋阴补阳,补益肾气的功效。主治肾虚腹泻、气喘、遗尿、阴虚便秘、腹痛、下肢萎软无力、慢性腰背痛等。 先说说我的套餐吧 1、捏积 2、揉腹 3、全身按摩,重点是肺经、脾经和胃经 4、揉下脚趾头 1、捏积 “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椎骨。现在流行的大众养生书中仍是这种捏法,所不同的是,遇到高血压患者,会换一个方向,从上往下捏。这种捏脊,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 ????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

文档评论(0)

ma337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