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用具时代发展
新时期时代(石墨盘、石墨棒、杵臼)
商周时代{青铜时代}(石墨盘、杵臼等)
春秋战国(石磨)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踏碓碓连机水碓、船磨、水转连磨、水击面罗在水碓磨之前,磨和碓是分开的,长期靠人力或畜力来转动磨。
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
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砂岩,盘面呈长椭圆形,前端较尖,后端平缓,下底有四个扁棱形矮足,磨盘高8.8厘米,长57.2厘米,宽20.9厘米,磨棒长14厘米,径5厘米,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北辛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磨盘高6.5厘米,长65厘米,宽36厘米,山东滕县北辛遗址采集,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颜料研磨器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物,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石砚长14.5厘米,宽12.8厘米,厚4厘米;陶杯高12厘米,口径14.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由石砚、研磨棒、颜料、石盖及陶水杯组成。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工具,一般认为在秦汉时期发展定型。而这件原始石砚的发现将砚的历史提前了两千多年。
商周时代
石杵
宁远境内商周时期的人类聚落址相当丰富,迄今已发现这方面的遗址66处,并采集了陶器、石器等为数众多的文化遗物。杵、研磨器、刮削器等打制或琢制石器占有一定的比重。
(战国时期)
汉代至魏晋南北朝
汉代是石磨发展的高峰期,石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石磨本身也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汉
河北满城王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内出土的一台完整的石磨(西汉)
汉代陶磨-河南洛阳,汉代熊足灰陶圆磨盘-河南南阳,汉代釉陶磨-河南灵宝
复制的隋代、南北朝时期陶磨-山西长治。汉代红陶磨-河南南阳,汉代陶磨房-河南三门峡。
石磨为昆山玉质地,高29.9cm,口径20 cm,底径45 cm,通体呈浅铁红色,形制与现代石磨相似,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墩为圆柱形,浮雕圆形方孔钱币状,作镶嵌推磨把手之用,阳刻“昆山片玉”四字楷书。其对称处浮雕覆式莲花作辅助推磨之用,下墩的外围设磨流,流口对称处浮雕着精美的莲叶纹。
唐代磨面陶俑
公元前3世纪中叶,德国莫塞尔河上安装了世界第一座水磨,它是利用水流的能量推动水轮,由水轮带动传动装置,最后推动部件工作的。从结构上讲,可以称之为古代的机器。在那个时代,由水轮带动的机械,不仅可以磨面,而且可以推动风箱向熔炉鼓风,也能拉动锯子加工木材,还可以带动风车,把河里的水抽到田里灌溉,甚至还能驱动活塞,抛出弹丸,成为当时的大炮。由于水轮被广泛应用,因此德国在很长时期内,把水力、风力机器都叫做“磨”。
水磨,又称水碨wèi指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加入水状的切削液,所以俗称水磨。
磨是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器。开始用人力和畜力,到了晋代,我国发明了用水作动力的水磨。水磨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主轴上安装磨的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后来人们发明一种构造比较复杂的水磨。一个水轮能带动几个磨转动。这种水磨叫做水转连机磨。水磨是水力发电动力原理的原始形式。 水磨是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磨,大约在晋代就发明了。水磨的发展与杜诗发明水排有关。马钧大约在公元227至239年间创造一个由水轮转动的大型歌舞木偶机械,包括以此水轮带动舂、磨。无疑,这是根据当时流行的水碓、水磨而设计的。在马钧之后,杜预造连机碓,其中也可能包括水磨。祖冲之在南齐明帝建武年间(公元494至498年)于建康城(今南京)乐游苑造水碓磨,这显然是以水轮同时驱动碓与磨的机械。几乎与祖冲之同时,崔亮在雍州“造水碾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这是以水轮同时驱动碾与磨的机械。可见水磨自汉代以来,发展蓬勃,而到三国时代,多功能水磨机械已经诞生成型。
水磨的构成 水磨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立轴上安装磨的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这种磨适合于安装在水的冲动力比较大的地方。假如水的冲动力比较小,但是水量比较大,可以安装另外一种形式的水磨:动力机械是一个立轮,在轮轴上安装一个齿轮,和磨轴下部平装的一个齿轮相衔接。水轮的转动是通过齿轮使磨转动的。这两种形式的水磨,构造比较简单,应用很广。 从机械角度来看。它是由水轮、轴和齿轮联合传动的机械。从车轮到水轮是技术史、也是人类文明史进步的标志。仅从水碓、水磨的发展可见古代中国人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从古代绘画中的卧轮水磨、立轮水磨和立轮式水转大纺车,可见在中国古代的各种机械中,安装卧轮还是立轮的决定,已经是根据当地水利资源、水势高低、齿轮与轮轴的匹配原则,从经济、便利等角度予以研究,并具体解决的。 水磨的发明 1、水磨的发展与杜诗发明水排有关。 2、以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