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2-第二章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欧洲民族大迁徙与日耳曼蛮族国家的建立 一、日耳曼人及其社会制度 1)《高卢战记》与《日耳曼尼亚志》所反映的日耳曼社会 畜牧业(不热心农业,牛奶和肉类构成主要的食物来源) →农业(定期轮换耕地和耕种作物)。 游牧(逐年迁徙的记载) →定居(相对稳定的居住情况和耕作情况)。 公有(“任何人不能单独保有土地”) →经济的分化(耕地分配的不平等)。 平等(民众大会、长老议事会、 军事首领之选举产生及有限权力) →地位的差异(氏族贵族的 特权化 和军事首领权力的扩大化)。 2)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初步交往 战争 前102年马赛利亚战役,日尔曼人 入侵高卢遭到马略的反击。 公元9年条托堡战役,日尔曼人在莱茵河流域重创罗马 军队。 2世纪中叶,日尔曼人马可曼部落和克瓦德部落与罗马军 队交战十余年,直至迫使罗马帝国允许其进入罗马边境居住。 贸易 罗马帝国与北欧波罗的海之间的商业通道即琥珀之路, 沟通罗马人与日尔曼人的商品交流。 移民 3)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 2、 日耳曼人迁徙的基本进程 汪达尔人的迁徙 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中欧→潘诺尼亚→高卢 →西班牙→北非 431年建国于希波。 439年迁都迦太基。 455年攻陷罗马。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朱特人的迁徙 日德兰半岛→不列颠。 法兰克人的迁徙 中欧→高卢。 东哥特人的迁徙 潘诺尼亚→意大利 终点568年 伦巴德人的迁徙 潘诺尼亚→意大利北部。 3、 蛮族国家的建立 1)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建立 西哥特王国(高卢西南、西班牙北部)419年 汪达尔王国(北非沿海)439年 勃艮地王国(高卢东南)457年 2)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建立 法兰克王国(高卢北部)481年 东哥特王国(意大利)493年 伦巴德(意大利北、中部)568年 二、日耳曼人迁徙的历史后果及其影响 2)影响 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撞击。 战争与交往。 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亦或时代的变革。 古典时代的结束与中世纪的开始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1、罗马因素——隶农(coloni)制(封建制的萌芽) 2、日耳曼因素——对待奴隶较温和的态度及其平 均分配战利品的原则 第二节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以法兰克王国为例) 一、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其扩张 1、法兰克(frekke)建国 萨利克人(salum)——海滨人与里普阿尔人(ripa)—— 沿河人。“马尔克”的出现。 2、扩张 墨洛温家族。克洛维称王(481年或486年) 二、《萨利克法典》及其法兰克人社会制度 1、 《萨利克法典》的出现 2、 《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社会制度 1)氏族纽带的松弛 2)阶级的出现 3)土地制度的变化 三、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过程 ()墨洛温王朝的统治 1、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 依附民阶级的形成 3、 墨洛温王朝的衰落 自由民的破产——“委身”与“恩地”的流行。 王权的衰微。 4、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 王国的混战与宫相掌权。 “特恩权”。 改革背景——无条件的土地封赐。 内部的松散性。兵源的枯竭。 采邑改革的内容及其实质。 采邑——“恩赐地” 或“承担义务的封地”。 封主与封臣。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封主之封赐土地与提供保护。 封臣之负担兵役与土地的终身占有 而非世代相袭。 农民与土地的连带封赐。 采邑改革的影响——后果背离初衷 (二)加洛林王朝的统治 1、 “丕平献土” 丕平于751年即位。 754年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 756年“丕平献土” 2、 帝国的建立与王权的强化 (三)法兰克封建制度的发展 (封土等级制的形成) 1、王权的强化 2、封君与封臣 采邑的世袭。 483年的“麦尔森敕令”。 相互的权利与义务。 封土。 (四)加洛林王朝的衰落与帝国的分裂 (五)庄园及庄园农民状况 1、庄园的定义 广义的内涵:乡村的地产。 狭义的界定:劳役制的农业组织。 2、庄园盛行地区及其分布构成 9-13世纪法国的奥斯特拉西亚、 纽斯底里亚和勃艮第 以及英格兰。 领主自营地与农奴份地。 条田形状与错综相间。 源于农村公社的耕作制度。 3、庄园农民的生活 人头税、结婚税和遗产税、什一税、 劳役地租。农奴的地位及其相对性。 前两节参考书目 恩格斯:《马尔克》 《法兰克时代》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1-3章) 人们出版社1985年版 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商务1978年版 第三节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一、10——11世纪的西欧 1、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西 欧不断遭到外来民族入侵: 占据西班牙和北非的阿拉伯 人从海上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