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文本)
第三章 古代西亚各国
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又称西南亚,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课程的重点:
1,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样地之一。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几十个个城市国家 城邦 苏美尔-阿卡德城邦 。
2,公元前2371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南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 公元前1792——1750年 ,两河流域内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备,奴隶制社会已经达到了兴盛时期。
4,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城邦以及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5,至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形成。
6,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 公元前626——538年 ,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7,波斯帝国(公元前550——330年 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及其他地区,形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考古:
十九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古亚述地区进行。在这里发现了亚述国王萨尔贡 公元前八世纪 的王宫废墟。特别重要的是在尼尼微城的遗址中发现了亚述巴尼拔国王 约公元前668——625 的王宫图书馆。该馆藏有约二万块泥版文书,包括条约、法律、书信、命令等文献以及各种宗教铭文、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王宫经济报表等等。还有全部藏书的目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两河流域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如拉格什、尼普尔、乌尔、巴比伦以及近邻地区的古埃兰首都苏撒等遗址。
第一节 苏美尔·阿卡德各城邦的建立及其统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
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古代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河间之地。(伊拉克)北部约以摩苏尔为中心,古代称亚述;南部约从巴格达至波斯湾,叫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叫苏美尔。
两河每年泛滥 从三月至七月间 ,为了调节水的供应,古代农业居民必须排涝蓄水,进行人工灌溉。
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谁?尚无定论。
旧石器时代,北部就有人居住。
公元前五、四千年代,南部地区的主要居民是苏美尔人。
公元前三千年代初,游牧的塞姆族人 即闪族 从叙利亚进入巴比伦尼亚,被称为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融合。
公元前三千年代至二千年代在巴比伦尼亚四周,有亚述人 塞姆族 、苏巴里人、胡里特人;东面:库提人、加喜特人;伊朗西南河谷地带住着的埃兰人;西边阿摩利人、阿拉米亚人、迦南人、希伯来人等。
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第三阶段最重要)
约在公元前七千年,在今伊拉克北部伊尔库斯坦山地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到公元前五至四千年代,南部苏美尔地区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部,在这里产生了最早的苏美尔文明。
公元前五千年代后期,苏美尔人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到公元前三千年代初期,是苏美尔氏族制度解体、国家形成时期。
在第三阶段中大体可分为三个文化期:
埃利都·欧贝特文化期 约公元前4300——3500年
乌鲁克文化期 公元前3500——3100年 和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 公元前3100——2700年 。
埃利都·欧贝特时期:
开始使用铜器工具
并兴建了最原始的城市和最早的塔庙。
居民的住房:泥砖建筑和芦苇建筑,(贫富分化)。
父系家长 或军事首领 的权势已经出现(埃利都发掘出的陶制男像,右手执一棍棒,上附泥丸)。
乌鲁克文化期
大批的铜器和轮制陶器
出现了一千五百多个象形文字符号
还出现了巨大的石造的塔庙建筑物,面积达二千四百平方米。乌鲁克石膏瓶上描绘生动的献祭场面。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
农作物有大麦和小麦;家畜有山羊、绵羊、牛和驴等;手工业以冶金和制陶。
商业发达,许多粮、油、酒等容器的盖上,留有标记私人财产的平面和圆柱形的图章。
这时期开始使用轮车、木船等运输工具
应用十进位与六十进位的计算制度。
这个时期出土的经济文献中,奴隶已经出现,女奴称“姆鲁斯 库尔”,(外邦女人),男奴称 “尼塔库尔”,(外邦的男人)。
苏美尔楔形文字产生。
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时期是城市国家形成时期,反映在这一时期所建造的宏伟的神庙遗址。
苏美尔各城邦 从苏美尔城邦的开始产生到公元前2371年统一的阿卡德王国的兴起,在巴比伦尼亚地区先后出现了几十个城市国家 城邦 ,其中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温玛、拉格什、尼普尔和基什等。
苏美尔城邦的特征:
由几个农村公社围绕一个中心城市所组成,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
城市的中心建筑物是神庙。
城邦首脑 称帕达西、恩西、恩、卢伽尔 霸主? ,最高行政长官、最高祭司、军事统帅。
国家管理机构保留有长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