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韭菜?洋葱?蒜薹?仙?傻傻分不清楚
韭菜洋葱蒜薹水仙傻傻分不清楚
发表于 2012-02-16
作者:钟蜀黍昨天一条微博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Mister张先生有自嘲的勇气和幽默,回复中出现了一位更好玩的先生现身说法:
【开心之余我也为这位先生庆幸,他能够及时就医避免了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随意搜索了一下,我看到在国内也存在因为食用水仙中毒的案例,比较悲剧的一例是家里炒菜的时候没有葱花了,看到水仙的叶子和大葱挺像于是剪了些叶子来当葱花用于是全家都中毒了。其实大部分见过水仙和葱蒜都能够正确区分两者,另外很重要一点就是——水仙不会被当成葱蒜在蔬菜市场出售。当然对于旅居西洋苦苦思念故乡的韭菜的同学,看到捆扎得如此精美的一把新鲜水灵的黄水仙,如何能够说服自己不要动吃它们的念头呢?
我们首先从分类上看两者的区别。
美味的葱属 vs 有毒的水仙属
韭菜隶属于葱属(Allium),属于单子叶植物,这个属里有大量常见的栽培香辛蔬菜,我们熟悉的韭菜、大蒜、葱、薤(藠头)都是这个属里的兄弟(吃货们可以点这里:吃货必知的入门级调料 了解更多)。在传统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里,葱属中是百合科的一个属,但本世纪初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后,大量新的证据使得葱属的命运动荡了起来,在APG 分类法中被单独分成一个科,隶属于天门冬目,2003年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把石蒜科合并到葱科中,最新的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则被并入了石蒜科。
【Allium tuberosum韭菜的花】
【Allium sativum 大蒜的花】
而与此不同的演化树的另一枝条上,是水仙属(Narcissus)的几十个兄弟姐妹。
水仙属一直稳定地隶属于石蒜科,经过六七十年的分分合合,按最新的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它们与葱蒜是一个family的成员了,但在形态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吃货需要警惕的是,相比于葱属成员普遍的美味无毒,绝大多数的水仙属成员全株都含有石蒜碱 Lycorine,国内常见的中国水仙则更含有多花水仙碱Tazettine,这些植物碱可抑制动物细胞的蛋白合成,进入人体可引发强烈的呕吐、腹泻和痉挛。
根据有限的资料,盐酸石蒜碱(Lycorine hydrochloride)[1]的小鼠急性口服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180mg/kg,皮下注射在108mg/kg,介于中等毒和高毒之间,但对动物体产生生物活性的剂量阈值要低得多,大约0.5mg/kg体重即可引发狗的呕吐反射。水仙鳞茎总生物碱大约为1%,也就是说对于70kg的成年人,3g左右的水仙鳞茎成分即可引发呕吐(姑且都以盐酸石蒜碱计算,实际剂量会更低,同为石蒜科的朱顶红Amaryllis belladonna有过误服2-3g致死的记录。那位剁了一把水仙当韭菜炒鸡蛋的同学,想必那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吧。
毒物还是食物?如何辨别?
国产水仙和洋葱外观略相似,但稍加剥皮即可区分,洋葱的鳞茎通常单个球状,剥开最外层后洋葱的鳞茎叶片肥厚,外侧呈紫色,而水仙鳞茎通常好几个连在一起,剥开是纯白的并且鳞片叶不易分离,另外,市售的水仙球茎一般都已经长出了几寸长的叶子。当然,洋葱和水仙都有强烈的气味,剥过洋葱泪流满面的同学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至于未开的含苞花蕾,黄水仙和蒜薹、韭菜花也略有相似。身处欧洲北美的同学如果真要分辨,可以试试如下技巧:韭菜花或蒜薹花梗的弯曲程度大于栽培水仙的;韭菜花梗一般有棱而水仙没有;水仙的花梗也要粗上不少;再掰开两者的苞片可见韭菜和蒜的小花远远小于水仙。再不济,悄悄揉碎一点,如果没有记忆中韭菜和蒜薹的味道,就慢点儿下手吧。不过说到底,如果想避免因误认而中毒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跑到园艺区去买蔬菜,或者至少能辨认出标签上的Daffodil。
【栽培洋葱的鳞茎】
【完成培育过程的中国水仙鳞茎】
水仙:美丽的观赏植物
水仙属Narcissus有50-100个左右的野生种(据 Daffodils for North American Gardens),中欧、地中海沿岸是它们的分布中心,开篇微博里的黄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即是水仙属在欧洲的著名代表。在我国,水仙基本上是以栽培花卉的身份出现的,福建、浙江东南沿海岛屿上偶见野生的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 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从栽培史来看,水仙在中国最早成为栽培花卉是在宋朝,也是从闽浙沿海等当时的东方大港所在地兴起的,因此尚不能排除这些野生中国水仙也是从那时起经由海上贸易从原产地的中东来到了中国沿海,然后才散逸为野生。
因为采挖过度和自然栖息地的破坏,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东南沿海,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在野外看到野生的水仙了。相比于野生种群的凋敝,栽培水仙的品种在19世纪后日益繁荣,园艺家们用各种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