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继畲与《驮炭道》
徐继畲与《驮炭道》
徐继畲与《驮炭道》
偶观书得清徐继畲诗作《驮炭道》,觉其曲义深远故敬试析之。全诗如下:“隔巷相呼犬惊扰,夜半驱驴驮炭道。驴行黑暗铎丁冬,比到窑头天未晓。驮炭道,十八盘,羊肠蟠绕出云端。寒风塞口不得语,启明十丈光团圞。窑盘已见人如蚁,烧得干粮饮滚水。两囊盛满捆驴鞍,背负一囊高累累。驮炭道,何难行,归时不似来时轻。人步伛偻驴步碎,石头路滑时欲倾。日将亭午望街头,汗和尘土面交流。忽闻炭价今朝减,不觉心内怀烦忧。价减一时犹自可,大雪封山愁杀我。”
徐继畲,号松龛,字健男,山西五台东冶人。他自幼接受中华文化的传统教育,勤奋好学,聪颖练达。《清史稿?徐继畲传》称:“继畲父润第,治陆王之学。继畲承其教,务博览,通时事。”成年之后,他立志报效祖国,为民做官。他于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江南两道监察御史、广西浔州知府、福建延津邵道、福建汀漳龙道、两广盐运使、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等职,累官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同文馆总理事务大臣。在任期间,他胸怀国事,关心民意,指陈时弊,弹劾贪官,多篇奏疏引起朝野轰动。
鸦片战争前,徐继畲就对鸦片的泛滥、祸国殃民,深恶痛绝,主张严厉禁止。他《禁鸦片论》的专著,开篇即指出:“鸦片之害,食货之妖也。”这种见解和主张,体现了徐继畲的爱国立场和为国谋略,舆禁烟派林则徐等的观点基本一致。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徐继畲被派往福建海防前线,兼署汀漳龙道道台。他力主抗战,“清明廉达,有守有为”,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反侵略战争。战争结束后,他任福建布政使,办理厦门、福州两口的通商通行事务。徐继畲在任时,一方面严厉谴责英夷的侵略恶行,另一方面则从切肤之痛中意识到,爱国保国,必须强国;要走强国之路,首先,就要冲破闭关藩篱,正眼看世界,实际地了解世界。为了广泛、真实、准确地把握世界,了解西方,徐继畲以爱国主义者的强烈的责任感“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访问西人,耳闻笔录”,搜集资料,并“披阅旧籍,推敲考订”,经过“五阅寒暑”,数十易稿,辑撰成《瀛寰志略》十卷。这部被著名地理学家张穆称为“海国破荒之作”,打破了“天朝上国”一统天下思想的桎梏,启发并帮助人们开眼看世界。
1868年3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重要评论,称他为“东方伽利略”。《瀛环志略》传往日本后,受到广泛重视,被认为是“通知世界之南针”,有助于他们的维新变法,因此,多次刊印此书。在“辛酉版”中还将书内的名词分译日文和英文。咸丰三年六月,浙江宁波府集《瀛环志略》书中有关介绍美国和推崇华盛顿的文字,镌刻赠送美国,被砌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第十级内壁上。后来,徐继畲的名字被美国收进了《世界名人录》。
徐继畲因《瀛环志略》为世界所知,但其诗作《驮炭道》却知者不多。徐继畲在诗序中言:“炭,石炭也,似煤而有烟。太原以南,煤炭兼产;关北则有炭而无煤。五台南界产炭,山路高险,俗称驮炭道。民间农隙,皆以驮炭为业。余所居之东冶镇,其聚处也,自幼目睹艰辛,杂方言作驮炭道。”
由序可知,徐继畲秉承古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风,因目睹驮炭者艰辛,“杂方言作驮炭道”。其实也是他一贯“胸怀国事,关心民意”的具体体现。
《驮炭道》为七言偶杂三言古体诗,共十二句。起首两句押平水十八巧韵。“隔巷相呼犬惊扰,夜半驱驴驮炭道。驴行黑暗铎丁冬,比到窑头天未晓。”半夜时分,驮炭人隔巷相呼相携出行,犬惊急吠,驱驴行走在驮炭道上,不见五指的夜色中,只听的驴儿的脖铃在叮当作响,及到炭窑前天仍未拂晓。这两句造就一幕驮炭人夜半出行的场景。“驮炭道,十八盘,羊肠蟠绕出云端。寒风塞口不得语,启明十丈光团圞。”此两句押平水十三覃。这两句直写驮炭道。驮炭道,一十八盘,象曲折的羊肠一样直绕云端。寒风凛冽,半语不得出口,启明星十丈高悬,一轮圆月紧随其上。在这两句中借用“十八盘羊肠道”、“寒风”、“启明”、“光团圞”等意象,且在出句中采用三字句,节奏趋缓,渗透沉重情思。如此意象,如此节奏,道出行人艰苦,令人不禁生感叹怜惜之心。“窑盘已见人如蚁,烧得干粮饮滚水。两囊盛满捆驴鞍,背负一囊高累累。”比及窑盘已有如蚁驮炭人,吃些带来的烤干粮,喝些热水。将装满石炭的两个袋子捆在驴鞍上,自己还要背上满满一袋踏上归程。“驮炭道,何难行,归时不似来时轻。人步伛偻驴步碎,石头路滑时欲倾。”这两句中,出句与第三句回应反复,一唱三叹,实际是强调行路难,驮炭行路更难啊!联句紧接五六句叙述返程艰辛。驮炭道,多么难行啊!来时轻便,返程艰。人行伛偻,驴步碎细,石头路滑,几欲倾倒。句中将同情之心揉与对驮炭人返程的描写中,字字含泪,声声揪心。“日将亭午望街头,汗和尘土面交流。”日将午时才望到街头,驮炭人早已尘土封面,汗留浃背。此句紧接上句从正面描述驮炭人的不易。“忽闻炭价今朝减,不觉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