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11治愈附骨疽及流注的经过.docVIP

1959年中医资料11治愈附骨疽及流注的经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9年中医资料11治愈附骨疽及流注的经过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治愈附骨疽及流注的经过 黄道桓 我是个多年被附骨疽及流注两病折磨成残废的人,因为在漫长的病程中,自己为困难而学习医学,后来终于在曲折的治疗过程中治好了自己。现在还可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近几年来虽然在医疗工作中,遇见此类病类病例不多,但所遇到的也都治好了。现将我治验情况述之于后,作为同志们的参考,并可借此坚定病友们向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我病的情况:我十三岁那年,正在初中上学,忽发生附骨疽 右大腿外侧 ,三个月来并未穿溃,皮色不变,漫肿无头;后经一民间草药医生,用火针 即以粗铁针用纸摺叠,加硫磺末,醮油烧针至红 穿刺,流脓很多,从此针眼如豆,流脓不休,年复一年,腿部肌肉已和骨膜离开,探针插入四、五寸深,其上下左右毫无所阻,每日流脓水约两小杯,计十年之久如一日。在发病后一年,又继发“流注”症,周身上下,先后共发十四处。都是先起一核,大如酒杯,皮色不变而坚硬,数月后顶端透红一点,逐渐溃穿,溃后即累月经年,脓水不休,不能愈合,腿部筋缩曲,不能伸,因之亦不能行走,计十年之久,辗转床第之上,将青少年时代,即此呻吟度过了。   治疗经过:初起之时,即请了许多医生医治,因为发烧、体痛,大多数以外顑治疗。两月后见腿漫肿、皮色不变,而又与苦寒解毒之剂,致症状日重,甚至昏迷,最后有人与十全大补等剂,及外敷紫金、阳和等膏,卒无 大效,终至穿溃缠绵。前后共服药四百五十余剂。   因为先曾祖好医术,遗书很富,我于心情愉快时遂请教医生 常有医住家 ,学习检阅诸书,凡与本病有关之药方,咸以尝试,内服外敷,无日或间。至1951年春,始用大活络丹、阳和汤、小金丹交相内服,已制止流注再发,腿部筋缩亦逐渐舒缓;又用推车散 外科全生集方 治愈已溃之附骨疽及流注。   我地僻处山区配这儿个方剂,当时很费周折,姑且不提。这里单将推车散一药的试验疗效,提供大家参考试验。因为它不仅治愈我的附骨疽及流注,并对其他几位同病患者,亦解除了痛苦。此药花钱很少,费事很小,收效却迅速且大,我觉得是值得研究的。   推车散的处方是:推车虫 又名蜣蜋 、干姜二味等分焙为末,外用。 吹入创口内,一日,其脓管自出。原注   是方之“推车虫”一药,我曾翻阅几种本草,大率皆谓“以土包粪,转而成丸,雄曳雌推,置于坎中复之而去,数日有小蜣蜋出者是也” 本草纲目,蜣蜋条 。按此虫我地每逢春末夏初,到处都有,常聚于牛粪上,转丸推走。其形长方,长约八市分左右,色深黑,有翅 硬甲翅下,又有纸薄的软翅 ,能飞很远,俗名“屎扒牛”,按纲目所指殆此物。我于1950年,因诸药无效,脓水浸淫,乃采此不费钱之药,姑为一试。按书本配合后,上入疮口。第一次上药,即疼不可忍,连上三次,既疼而又,没效,遂终止。越一年,偶因检阅前世界书局出版之学生字典,见“蚤”字下注:“蚤,形象蜣蜋,但蚤体小而呈黑褐色;蜣蜋体大而呈灰褐色。……”我遂连想到本草所指之蜣蜋,比蚤还黑,有翅,转粪丸。绝无象蚤之处。乃又想及山中岩穴内之风化石灰中及河滩的细沙中,每到夏季则有土名“到退牛”的小虫生其间。此虫形似蚤,体比蚤大 小者如菉豆,中者如豌豆,大者如蚕豆 ,呈灰褐色,倒退行走,旋一酒杯大之窝 随其体大小而定 ,藏身其间,诱他虫误坠入窝中而捕食。按字典所指,似为此物,不过未详言其生活情况。我得此线索,又为一试,令弟辈寻捉得一茶杯 约四两许 又焙黄和干姜为末试治,为欲易上药至附骨疽内部,乃将药末加入稀薄丐糊为锭,以探针送入,每次上药很多。上此药后,旋即脓污增多,毫不觉疼,只觉全身有似蒸闷感,上药雨日,多年平塌死硬的紫色疮口,逐渐转为红色凸起,这便是“阴症回阳”的好现象,虽然疮口有火热感的炎症情况,我心中直是乐极了。接连上药五日,每日上二次 因脓多,不久药即随脓冲走故 ,至第五日,见疮有两个骨状小物尖端,随手用镊子拉出,其大如指的一块小骨,臭恶不堪,仍接连上药,每次皆有出者,大小不等,共出一大把 约重二两 ,两日后无出者。再上药,疮口即疼不可忍,以炎象很重,再见干姜故,就停此药,脓亦止而不流。因无他药可上,用油纸护疮口,两三日,就完全愈合了。全身十余处之流注,亦用此而每个内取出骨状物而迅速皆愈。   我自己的治疗经过,到这里说完了,提起来,我很感兴奋,因为花了很多钱而没治好的病,受尽了痛苦,最后用此简单法子,竟获速效,那能叫我不高兴呢。不过应当提出的问题是:方是古方,古人有用蜣蜋治好这类病的经验。但古人所用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