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隆福寺大火
文林:梁老师,今天咱们说说隆福寺商场着大火的事。
梁玉昆:对。
文林:老北京那个时候说东庙、西庙,有两个最热闹的庙会,也叫庙寺,东边说的实际上就是隆福寺。西边是说护国寺。隆福寺在早年间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个挺热闹的庙会,或者说是庙市的一个场所。实际上后来在这个地方又重新兴建隆福大厦大百货商场,当时也是有一个传承。今天在讲着大火之前,先把隆福寺这块地方原来的一些情况先回顾回顾。
梁玉昆:好。咱们为什么要回顾隆福寺呢?因为隆福商业大厦就坐落在隆福寺的旧址上,而且它用了隆福寺的名字隆福两个字作为大厦的名字。隆福寺在哪儿呢?就在现在东四十字口西边一点,隆福寺原来这个庙的前门,临着隆福寺街,后门就快到了前联胡同那儿。所以隆福寺纵深是挺长的,隆福寺修建得非常早,始建于明朝景泰三年,也就是1425年,距现在500多年了。清雍正九年,又进行重修,当时隆福寺殿宇非常宏伟,佛像非常庄严、凝重。也有山门,进了山门之后,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很多建筑。首先是钟鼓二楼,然后就是天王殿,天王殿和钟鼓二楼在1901年,光绪27年的时候,被庙里的喇嘛用火不慎就给烧了,所以它历史上也有烧毁的历史。第二层殿是建有三层汉白玉栏杆围成的高台上,这个殿堂就建在栏杆上,所以又称栏杆殿。上面供着释迦牟尼三世佛,有过去佛、现在和未来佛。第三层殿叫做万善店,供奉着三个大菩萨,观音菩萨,文书菩萨和普贤三座菩萨。座厕是藏经殿。当年隆福寺藏经108部,比现在的雍和宫藏经还多,当然这都是过去的说法。第四层殿是壁炉殿,供奉壁炉佛一尊。座上的每一座莲花瓣都刻着一佛。那就佛很多了。第五层殿是金刚殿,供奉金刚护法佛这样一个铜像。第六层殿是大法殿,也就是后楼。所以一共有六层,这个庙非常大。
文林:挺大的庙。
梁玉昆:在明朝的时候,这个庙是喇嘛庙和和尚合一,京城唯一就这么一家。到了清朝,就变成纯正的喇嘛庙了,原来的和尚就都跑到别处去了。隆福寺因为是朝廷建的一座庙,所以当时香火非常旺,成为京城著名的一个庙会。因为座落在东城,所以又称它为东庙,这样就和咱们说的护国寺坐落在西城叫西庙互相对称,在清朝的时候,是按照阴历,就是每月的逢一、二、九、十,这四天有庙会,摆摊的什么都出来了。到了1930年,咱们就开始用阳历来计算一、二、九、十来有庙会。每逢到了庙会的时候,人流入海,仕女云集。来这个庙会的,不光系一般人,上至附近王府居住的贵族,还有东郊民巷使馆的外国人,下到平民百姓和近郊的农民,就是从朝阳门进来的,也都到这儿来赶庙。人们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吃到北京城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还可以观看北京的民间杂耍、曲艺。所以清代有一本书叫《北京竹枝辞》就说,当年全盛的时期,这个庙会一日能消百万钱,就是能消费一百万。
文林:可见庙本身的规模就大,而且庙市也非常繁盛。
梁玉昆:因为这个庙比较大,所以摆摊就多,来的人也多,现在叫交易额,就很大,当时这个庙会是怎么排列的,都是有规矩的,一进山门是簸箕、笸箩、竹柳杂物。现在的隆福广场那儿牌楼还都没建的时候,隆福寺头里有一个小广场,两边有几个日杂商店,专门卖这个的。
文林:这也是传袭下来的。
梁玉昆:到了前殿卖的就是古玩、珠宝这些,凡是珍珠、玛瑙、翡翠、珊瑚、宝石、陶瓷、雕漆一应俱全。到了第二层院子以后,就是日用百货,衣服、鞋帽,包括一些旧货。还有首饰、布匹、儿童玩具。比较著名的,当时有王麻子刀剪,金像章的梳头萆子,还有钢刀刘的茶果刀,三河局的假发,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到了后院,就是塔院那儿,就是小吃摊,小戏棚子,中间还夹杂着相面的、算卦的、卖野药的,反正是挺热闹的。小吃卖的就是小吃特有的什么灌肠啊、凉粉啊、茶汤啊,油茶之类的。最著名的就是庙里有一个喇嘛,叫西德拉的豆汁,那个豆汁漂得净,发得好,另外配的焦圈什么的,和芝麻酱火烧也超过其他摊贩。这个是比较有名的。
文林:喇嘛还自己单支出来一个小吃摊。
梁玉昆:对对。庙的两边有夹道,夹道内就是鸟市,卖鸽子、鹌鹑、各种鸟,金鱼、蛐蛐儿、蝈蝈儿,都有,你买什么有什么。当时清朝有个人叫杨晋廷,在他写的一本书里说,“细至焦聊大至鹤,买来除却凤凰无”。就是到那儿买鸟什么的,什么都有,除了凤凰。这个鸟市特别齐全,这个庙的四周,就是联系的隆福寺街北郊胡同也有摊贩,都是一些临时摊贩,流动商贩来这儿摆摊,主要卖什么的,吃的和儿童玩具。比如小枣的豌豆黄,驴打滚,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豆面糕。还有纸制的小花篮,还有泥头纸身,能自由伸缩的蛇,有的时候也挺吓人的,到了春节期间,和平时的庙会基本相同,就是更热闹,还有什么风车,大糖葫芦等等,解放前,这点和白塔寺、护国寺、土地庙、还有花市,被称为北京的五大定期庙会。反正这地儿的庙会没了,你上那边又有。
文林:以前常仁春老师曾经特别讲过这个庙会,就是过去做小摊贩的这些小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