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纪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退耕还林工程纪实

退耕还林工程纪实   地处大巴山深处的巫溪县素有“峡郡桃源”美名。九十年代末期,当地百姓因以木为薪,毁林开荒,致使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一直沿袭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耕作模式,贫困的帽子难摘。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英明决策指引下,巫溪迅速结束了延续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开启了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与保护的生态文明新篇章。   2002年,巫溪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吹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集结号,全县上下掀起了退耕还林的滚滚浪潮,快速启动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山川秀美工程”。群策群力共谋划,科学论证共决策。迅速组织力量,绘制出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民增收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退耕还林与绿色通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旅游景点开发相结合的“四结合”绿山富民宏伟蓝图。   工程实施初期,巫溪将生态区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陡坡耕地和宜林荒山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实施中,巫溪发扬“认穷不认输、落后不落伍”的巫溪精神,自工程实施起至2010年底,全县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76.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2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9.6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涉及全县19个乡镇148个村46938农户近14万农业人口,国家累计投入资金47902万元,其中直接补贴退耕农户39042万元,户平达到8317元。同时将继续投入46457万元用于直补和成果巩固。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个,农民年均增加收入360.00元,早期的耕地还林现已相继成林。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39.9%提高到51.5%,上升12个百分点,土壤年侵蚀量由退耕前减少50%以上;域内主要河流水量逐年增加,多年不见的白鹳、白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已频繁出现在峡郡大地。至此,长期超负荷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   牢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巫溪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和奉节巫溪-巫溪-巫山“金三角”旅游区腹心地带,是三峡库区腹地一级支流大宁河的“河溪源”和“生态源”,境内有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是重庆市和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十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已为三峡工程安全营运提供更加坚实的保证。截止2010年底,全县林业用地达到467.9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5%,活立木总蓄积达到883.6万立方米。境内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尚存有维管束植物3500余种,其中国家濒危、渐危植物73种,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达53种。陆生野生动物有65目7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6种。   荒山穷山成秀山宝山   文峰镇合盛竹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围绕荒山造林、城镇绿化和乡村公路绿化,吸纳辖区583户农户发展苗木、花卉、园林等生态致富项目。利用荒山和撂荒地种植经济林(核桃)4200亩,速生丰产林(落叶松)2800亩,新修林场公路1.5公里,改造低效林8.6公顷。目前,该社创造产值120余万元,受益农户512户,林农直接从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效益达90余万元。   名优鲜果香满园   花台乡被列入巫溪县首批退耕还林试点之一。自2003 年实施工程以来,现已退耕8228亩,1703 户退耕户年兑现现金补助201万元。全乡坚持退耕还林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川主村现发展优质“纽荷尔”柑桔专业种植200余户;龙坡村现已建立荷尔脐橙示范园示范基地200亩;目前,全乡已建立纽荷尔及柚子专业合作社5个。   林下盛开“幸福花”   2008年,菱角乡凉水村支部书记谢忠平率先在自家林地养土鸡150只,在典型示范下,一些外出务工农民开始“回巢”林中“淘金”。6社村民高文国饲养土鸡100只,纯收入3000元,儿子高仁俊放弃打工同父亲发展养殖土鸡600只,建起300平方米土鸡种鸡场,投产后每年可孵化种鸡20万只。村民高长伟父子俩一下租用500亩养殖土鸡,利用林下种植2000袋菌种,当年获利14万元。   目前,全村已建立标准化鸡舍6000平方米,年产值达200万元;60亩球盖菌基地和木耳等其它食用菌年产值达80万元;100亩药材黄桅子基地年产值达80万元;年接待森林旅游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0万元。   “林+菇”、“林+鸡”、“林+羊”、“林+牛”……“林+N”模式的成功掀起了全县种养殖业的高潮。上磺、胜利、徐家等乡镇建立了10个林下养鸡专业户,培育了1000户规模养殖户,林下养鸡50万只,获纯利300多万元,养殖户获纯收入5000多元。   十年来,巫溪县委、县政府围绕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

文档评论(0)

feng1964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