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依托课文诗词,拓展鉴赏知识 (二)辨认鉴赏区域,积累课内外诗词 3.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 (1)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夸参、王昌龄的边塞诗;曹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等。 (2)从诗歌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上把握。如:苏轼、黄庭坚、辛弃疾、陈亮的豪放词;柳永、李清照、李煜、姜夔的婉约词等;李白、杜牧、李贺的浪漫诗,杜甫、白居易、陆游的写实诗等。 (三)总结规律,把握答题技巧 1.反复体味,读懂原诗。读懂原诗是答好诗歌鉴赏题的关键,因此答题之前要反复体味,把原诗读懂,了解作者为什么而写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1)注意分析诗题。古诗题目往往概括主要内容,写作环境、写作目的,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分析诗题,有助于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2)注意利用注释。有的诗歌后面加了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扫清阅读理解原诗时的障碍,一定不可轻易放过,要认真细读,充分利用。 (3)调动积累,推此及彼。对于熟悉的作者,要注意联系其生平和作品产生的时代,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把握诗中表现的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有自然形象、人物形象、诗人自我形象,这些形象在诗词中的表现有的鲜明、有的含蓄,考生要能根据关键词语正确地把握。 (5)辨析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衬托、对比、借代、比拟、夸张、互文、双关等,考生一定要能正确辨析。 2.主观试题规范作答。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答题规范意识。 (1)要明确,忌含糊。对试题中有“你是否同意XXX说法”之类的问题,考生必须要明确表态“同意”或“不同意”,有时一个表态就是1~2分。含糊不清会造成失分。 (2)要具体,忌空泛。试题中往往要求理解的是某一点,或者是形象,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手法等。考生一定要列举诗词中的词语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空话套话,泛泛而谈;但也要避免简单的翻译诗句。 (3)正确揣摩,忌想当然。有的考生不仔细品味诗句含意,不正确理解诗意,往往张冠李成,指鹿为马,造成严重失分。 (4)顺势而为,忌唱反调。命题意图往往会在题目中作提示引导。如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设置题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说明包含着对考生的提示引导,只要顺着试题作答,很容易得分。可是有些考生故意唱反调,硬说“不是关键”,却又说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造成失分。 ★ 试题的两个难度层级一是解析,二是鉴赏 ★ 试题的两个考点指向 一是内容,二是写法 诗歌内容因素的解析与鉴赏 (包括情感、理蕴、志趣等) 诗歌艺术特色的解析与鉴赏 (包括表达、修辞、风格等) 主观表达题的答案形成和语言组织 关于诗歌艺术手法解析与鉴赏的几组对应概念 (一)意象和意境 (二)乐景和哀景 (三)白描与修辞 (四)列锦与渲染 (五)直接与间接 (六)衬托与对比 (七)概数与确数 (八)豪放和婉约 (九)自然与工丽 (十)实写和虚写 (一)意象和意境诗歌艺术解析与鉴赏的两个核心概念 (一)之 1、意 象 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说: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意象可以说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 (1)许多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 ★ 柳——离情别绪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 梧桐——冷落凄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 杜鹃——哀怨、凄凉、思乡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2)单一物象可以有多重表意功能 燕子(甲)——表现春光的美好,惜时,伤春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 殊)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 吉) 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张可久)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史达祖) 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蜂寒懒报衙,啼煞饥鸦。 (乔 吉) 燕子(乙)——表现爱情,传达相思 古诗十九首: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一往情深 诗经: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渴望比翼 薛道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空闺寂寞 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惆怅嫉妒 晏殊: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孤苦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