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奥氏体: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点阵的晶体结构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珠光体
片状珠光体:由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交替紧密堆叠而成的
粒状珠光体: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一般是经过球化退火处理后获得的。
上贝氏体:过冷奥氏体在350—550℃等温转变的产物
下贝氏体:过冷奥氏体在350—Ms等温转变的产物
马氏体: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淬火: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并随之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c)冷却,以得到介稳态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上30—50℃,共析钢、过共析钢加热到Ac1—Accm)
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保温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马氏体的能力,是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与钢的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有关,过冷奥氏体越稳定,钢的淬透性越好
淬硬性: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含碳量越高,淬硬性越好)
正火:将钢件或钢材加热到Ac3(Acm)以上适当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A1线:刚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珠光体组织与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平衡临界温度(共析钢);
A3线:刚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铁素体组织与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平衡临界温度(亚共析钢)
Acm:刚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渗碳体组织与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平衡临界温度(过共析钢)
Ms线:奥氏体化共析钢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的初始温度
Ms点: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之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值对应的温度称为Ms点
二、问答题: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答:奥氏体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奥氏体的形核;(2)奥氏体晶核长大;(3)剩余碳化物的溶解;(4)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度的分类
答:奥氏体晶粒大小用晶粒度表示
奥氏体晶粒度有三种:①起始晶粒度: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②实际晶粒度:在某一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③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奥氏体晶粒度在5~8级者称为本质细晶粒钢,而奥氏体晶粒度在1~4级者称为本质粗晶粒钢。
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答:(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形核率I越大,长大速度G越大,奥氏体晶界迁移速度越大,其晶粒越粗大。)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快,奥氏体实际形成温度高,形核率增高,由于时间短奥氏体晶粒来不及长大,可获得细小的起始晶粒度)
C%的影响(C%高,C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以及Fe的自扩散速度均增加,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增加,但C%超过一定量时,由于形成Fe3CⅡ,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
(4)合金元素影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V、W、Nb等熔点较高,它们弥散分布在奥氏体中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Ni等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影响很小)
(5)冶炼方法的影响(钢的冶炼方法也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6)原始组织的影响(一般来说,原始组织愈细,碳化物弥散度愈大,所得到的奥氏体起始晶粒就愈细小。)
4、珠光体的基本分类
答: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珠光体。按渗碳体的形态,珠光体分为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
1)片状珠光体:由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交替紧密堆叠而成的。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以形成几个珠光体团。
根据片间距S0大小不同,将片状珠光体分为三种:①片状珠光体,其S0约为150~450nm;A1~650℃范围内形成。②索氏体,其S0约为80~150nm;650~600℃范围内形成。③屈氏体,其S0约为30~80nm。600~550℃范围内形成。
粒状珠光体: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一般是经过球化退火处理后获得的。
5、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成分的变化?
答:
影响珠光体转变的动力学因素
答:1.化学成分的影响2.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4.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5.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
马氏体的分类及转变过程及转变的特征
答:马氏体是C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式固溶体。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透镜片状马氏体(又叫针状马氏体)。
马氏体转变具有下列五个特征:1.形成温度低2.形成速递极快,瞬间完成形核与核长大3.非扩散型相变4.马氏体转变不完全,总是存在残余奥氏体5.新相与母相之间具有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影响Ms点的因素
答:1)化学成分①C%影响②合金元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