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二回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回生,二回熟.doc

一回生,二回熟   在本文的开头,笔者不打算用主角新MacBook开场,而是想把时钟回拨到8年多以前:2008年2月19日,尚在人世的史蒂夫?乔布斯从一个牛皮纸信封里取出令世人惊艳的第一代MacBook Air,技惊四座,但其时它标配的HDD硬盘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所在,从而让第一代MBA的性能仅算是差强人意。但等到2010年10月问世的第二代MBA,全系升级为SSD硬盘,且内部结构也进行了更新,电池续航时间大幅度提升,从而才让MBA成为整个移动计算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产品,时至今日也丝毫无过时之感――对比今天的电脑发展速度,足以令人匪夷所思。我仅是想用这个例子来类比一下苹果新MacBook,这款诞生一年左右依旧争议不断的产品。   吵翻天的性能   翻翻第一代新MB的文章,送测的机型采用的是Core M3-5Y31处理器(1.1GHz主频,可睿频至2.4GHz),在使用之初倒也真心颇有微辞,因为如果按使用MacBook Pro的习惯去挂那么多程序开那么多网页,这枚入门版的Core M芯片很快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态,因此在新MB送测之前,我就特别要求希望这次可以提供高配版本,即采用Core M5-6Y54处理器(1.2GHZ,可睿频至2.7GHz)那一款,、(新MB的入门款处理器为Core M3-6Y30(1.1GHZ,可睿频至2.2GHz)、另外还可选配至Core M7-6Y75 (1.3GHz主频,可睿频至3.1GHz))。而正是这一要求,使得新MB的使用体验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可以判断处理器性能最直观的途径就是跑分,还是用CINEBENCH R15对比,上一代送测的机型的CPU和GPU得分分别为146cb和14.79fps,而送测的新MB两项得分分别为233cb和20.91fps,只可惜是用新Core-M5和老的Core-M3在对比,有胜之不武之嫌,因此也参考了网上其他媒体同行的测试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性能有所提升但并非约定性的。但用实际使用体验来说明的话,那就是:之于我等常年在外奔波出差,以文字处理和网页应用占主要使用场景的人来说,高配版的新MB完全不会带给你任何使用上的困扰,因为挂着QQ、旺旺、微信,同时运行Safari和Chrome且打开十几个网页标签,背景放着高清的音乐或是一部全高清的电影,整个系统依旧表现得游刃有余,并不像使用第一代MB,在这个时候打字就已经是非常痛苦了。而且,如果使用的是MBP,那么这个时候散热风扇的噪音应该已经非常明显了,但因为新MB是无风扇设计,因此你只会在键盘区的中上部分感觉到明显的发热而已,除此之外不会有额外的困扰―续航嘛,这当然是肯定的。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次苹果在介绍新MB的时候,并没有“性能比上一代提升XX%”这样的传统桥段,但有些事情它并不会告诉你―虽然运行内存同样是8GB LPDDR3,但主频却提升到了1866MHz(只因为Core-M并不支持LPDDR 4,要不苹果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意味着新MB速度本来已经很快的PCI-e接口SSD闪存硬盘能够火力全开,速度直接升级为PCI-e 3.0!这个提升有多大呢?说出来吓死你:读取速度提升超过50%,达到700MB/s以上,写入速度更是提升了一倍有余,超过650MB/s!两个动作的速度如此接近,真是太夸张了。这也就是说:无论进行大文件,还是碎片文件的读写,新MB直可叫板综合性能更为强劲的MBP,这也意味着对于部分使用场景的提升会有莫大的帮助。但是为何苹果并未明确提升这样大的升级呢?个人猜测现在新MB整个系统的瓶颈还是在于处理器―再有提升它也只是一枚Core-M啊!而且消费者对于这个参数明显更加敏感,所以苹果就还是打了一个小算盘,把最明确的变化放在了“玫瑰金”的新颜色上,而别的都略过不提,毕竟新MB大部分的目标用户还更在意外观。不过,在此还是要明确建议各位:别再拿新MB的性能说那么多事儿了,真的,因为对于大部分使用场景,它真的已经够了―更不用说看在它极致的便携性以及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的份儿上了,现在能比肩它的笔记本电脑还真没有!   办法总比问题多的接口   记得刚用上MB的时候,只有一个USB-C接口真心让人挠头,这让习惯了有各种接口的我们怎么用啊?当时心里也在嘀咕苹果这一步无线之路也是迈得太大了一点。虽然官方也提供有多达三个接口扩展配件,但让MB扯上这么一根尾巴总是别扭,因此在那个时候不得不将MB束之高阁转而选择更加沉重的MBP。但时过境迁,当真正沉下心来将MB作为主力机使用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区区一个USB-C接口并没有什么困扰。先看看最常规的使用场景:多接口使用。我早就已经放弃了官方那两根有些累赘的扩展线,转而使用威宝推出的USB-C四合一扩展器,官方价格大约499元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