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说:我们的代与社会》出版再谈家国情怀.docVIP

《梁晓声说:我们的代与社会》出版再谈家国情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晓声说:我们的代与社会》出版再谈家国情怀

书封 #160;#160;近日,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著名作家梁晓声新作《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他关注政治、经济、民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笔端常带感情,直面社会现实,反思文化传统,剖析国民性格,倡导公平正义。 #160;#160;#160;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也对梁晓声的新作评价颇高,认为,从新时期之初的知青文学,到后新时期的市场批判,同代人都转身离去,只有梁晓声以笔为旗,始终不渝,呼喊、坚守、承担。因为有真正的仁义之道,他才可以那么爱憎分明,那么不留余地。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1968年至1974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副厂长等。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浮城》、《年轮》、《知青》、《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迄今创作小说、散文、杂文等1600余万字。《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分别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1988年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其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 小说家以小说成名,小说一如其英文词语fiction的意思,是作者的虚构世界,但这虚构世界也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也必然是作者意念的产物。其实不单是小说,小说家的评论也是,所以当我们阅读亨利·詹姆斯、伍尔夫、E.M.福斯特的小说评论时,我们也在阅读作家的小说观、世界观甚至是另一部媲美小说的作品。所以台湾小说家伊格言为何写作《幻事录》,自然也不难理解,而且作者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跟读者解释世界小说经典,他是在诉说自己的小说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说。 这位台湾新生代小说家,在2010年及2013年分别以长篇小说《噬梦人》及《零地点GroundZero》,还有2013年的短篇小说集《拜访糖果阿姨》成名,这些科幻小说除了营造华丽梦幻氛围外,还承接西方的魔幻文学传统。伊格言此名源自加拿大阿美尼亚裔导演艾腾·伊格言(AtomEgoyan),小说家伊格言大概是喜欢这位导演在电影中展现的未来科幻场景和在背后诉说的理想。 短篇小说自近代开始出现,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海明威的遗产,揭示与长篇小说截然不同的现代世界,加上存在主义的生存焦虑和诗意的描述,与论述性强的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空灵、简约、惊艳的特质令这种文体成为文学珠玉。以当代来说,这种小说艺术仍然流传,尤以去年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作品最为上乘,另现代经典小说家马尔克斯也是个中高手。当然,像门罗般仅写短篇小说的,并不多见,当今著名小说家保罗·奥斯特、马尔克斯或村上春树者,皆以长篇见长,但如马尔克斯和村上春树等作家,他们的短篇小说也写得不错。伊格言也拣选了他们的作品,如马尔克斯短篇小说集《异乡客》和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国境之南·太阳之西》和《1Q84》等。当然还少不了雷蒙·卡佛和理查·叶慈(又译耶茨)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讨论爱情》和《十一种孤独》。 有时候,一般读者遇上小说家谈论小说的文集时,心想这一定是作者心仪的小说作品(这是肯定的!)然后拍腿叹息:这些作品我都未曾读过。其实不必叹息,因为你读的评论虽然与小说相关,却也包含作者作为评论家的再创作。而《幻事录》的确没有《自己的房子》的拘谨(伍尔夫试图用one’sown而不是herown来指称“自己”,试图将女小说家中性化,反而令人觉得结结巴巴的)也没有其他小说评论的严肃,大家不妨当成小说家用充满个人感觉的语言向不谙文学的读者讲解自己心仪的小说吧! 书中的文字夹杂了翻译片段、作者的感觉、内容解读,里面有一小段小说家的简介,从第一篇介绍菲茨杰拉德的通俗而略带文艺气的文字,到介绍马尔克斯小说集《异乡客》,读者由美国南方的豪门恩怨,镜头一转到了南美洲一对性感情侣糊里糊涂的婚姻生活,文字也肉感起来。小说家以小说成名,小说一如其英文词语fiction的意思,是作者的虚构世界,但这虚构世界也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也必然是作者意念的产物。其实不单是小说,小说家的评论也是,所以当我们阅读亨利·詹姆斯、伍尔夫、E.M.福斯特的小说评论时,我们也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