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江市 2013届三七校联考
26.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六提出“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 B. 实行农商并举的惠民经济政策
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27.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清代三百年学术思潮概括为“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材料表明( )
A.清代学术研究缺乏明确的方向 B. 对传统学术的整理和反思有利于思想进步
C. 清代学术思想由复古而停滞不前 D. 清代崇古思想盛行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28.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 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B. 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
C. 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D. 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29.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 195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提出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极少数特殊重要的企业外,一律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图是( )
A.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增强企业活力
C.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权
30.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二战后,在世界各地迅速生根开花的和平学认为:和解是一个进程,是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们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和解是上述四方面相结合的过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 )
A. 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 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 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 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31.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 A.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59.062.1
46.6
44.8
50.8
55.3
47.032.530.6
38.4
39.0
35.3
33.4
37.73.83.3
7.2
9.0
9.0
9.6
14.1“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希腊人和中国人在对“世界史”认识上的共同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古代的“世界史”相比,18世纪人们对“世界史”的认识有何发展?概述发展的原因。(分)(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分别用材料三的史观和材料四的史观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分)材料 材料
48.(15分)
(1)参加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参加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