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英语外来词的相互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和英语外来词的相互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互相影响 王之强 指导老师:崔尔胜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 2012 摘 要:由于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同外国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频繁。这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接触和交流,更表现为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本文就是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借词为例,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英语借词;汉语借词;影响 The Each Othe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oad Words Influence:The Period Form 1978 to the Present Student:Wang zhi-qiang Instructor:cui er-sheng Chinese and media depart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2012 Abstract:Because china from 1978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a with foreign contact s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unprecedented frequently. This not only display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ll areas of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 more performance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is to English and Chinese load words between two languages as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happened between the change. Key word:reform and opening up;English loanwords;Chinese loanwords ;influence 引言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存在着向其他语言借用词语的现象。其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借用情况更是频繁。其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语言补充机制的作用。一种语言为了满足本语言词汇空缺的需要,会从其它语言当中适当的借用词语。例如汉语从英语里引入“咖啡”(coffee),从西域引来“葡萄”;英语从汉语中借用了“功夫”(kungfu)、“京剧”(beijing Opera)。2、语言自身发展生存的需要。世间万物如果想要生存繁荣下去,就必须改进和完善自身。如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其源自于英格兰小岛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其保存的巨大生命力源自于自身的吐故纳新的能力。3、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汇,必然带来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如英语中出现了“taikonant”(中国宇航员)一词,汉语里出现了“克隆”(clone)、“微软”(Microsoft)。4、语言修辞效果的追求。各种语言都有追求最好表达效果的要求,为了丰富自身语言,加强自身的表现力,他们往往从别国语言中借用词语。如汉语从英语中拿来了“酷”(cool),英语从汉语中拿来了Fuwa(福娃)。 借词的科学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词汇的借用现象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常见的几种类型有以下几种: 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的定义和分类是:“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其中意译词中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就是用本民族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例如“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 祝畹瑾所著的《社会语言学概论》里面,从语素替代和音位替代两个方面出发,将词汇的借用分为三类:(1)、借词或外来词,即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2)、混合词,即把本民族的形式跟从外语借来的成分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复合词或短语。(3)、借意词,包括借译词或仿造词,即把外语里一词的意义移植过来,用本民族的语素来构词。 罗长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把近代汉语里的外国借字概括为四类:(1)、声音的替代(phonetic substitution),它包含四个小类:纯译音的、音兼义的、译音、误作译义的。(2)、新谐声字(new ph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