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柱县贡溪向斜重晶石矿储量估算研究.doc
天柱县贡溪向斜重晶石矿储量估算研究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政策,本文针对贵州省天柱县贡溪向斜重晶石矿整装勘查项目,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通过开展整装勘查,大致查明整装勘查区重晶石矿产资源量,增强黔东南州内重晶石矿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为下步勘查提供依据。截止2014年9月30日,天柱县贡溪向斜重晶石矿整装勘查共累计查明重晶石矿石资源量(332+333+334)类型23959.23万吨,本次整装勘查新增 (332+333+334) 类型12622.20万吨 。
关键词:重晶石;矿储量;估算
中图分类号 : P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A)-0000-00
1引言
中国重晶石资源相当丰富,分布于全国21个省(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0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6亿吨,居世界第1位。就省(区)而论,以贵州省重晶石矿最多,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4%。通过开展天柱贡溪向斜重晶石矿的整装勘查,大致查明整装勘查区内重晶石矿及共伴生矿产,其中重晶石矿产于留茶坡组中上部,沿贡溪向斜南东翼及贡溪向斜北西翼之云洞背斜两翼出露,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主要发现的矿床有大河边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本次整装勘查新发现的云洞背斜大型晶石矿床以及产于三穗向斜的老文溪小型重晶石矿床。这项工作有利于增强黔东南州重晶石、钒矿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为下步勘查提供依据。
2 天柱县贡溪向斜重晶石矿区概况
2.1整装勘查区位置及交通
整装勘查区位于贵州省天柱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9′22″~109°11′36″,北纬26°56′36″~27°08′05″,整装勘查区由10个拐点围成,面积203km2,除勘查区南西部3%范围辖属贵州省三穗县外,其它范围辖属贵州省天柱县。通往整装勘查区的主干线公路主要有三穗县―天柱县省道(S310)从整装勘查区南侧经过;天柱县坪地镇至湖南省新晃县扶罗镇乡道(Y002522627)与S310省道相连,沿坪地―八界―云洞―地妹―扶罗一线贯穿整装勘查区南西部至北东部;天柱县邦洞镇至湖南省新晃县贡溪省道(S202)与S310省道相连,沿邦洞镇―平溪―大河边―湖南贡溪一线贯穿整装勘查区南东部,是大河边地区重晶石矿运输主干线,加之整装勘查区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有利于开展重晶石矿储量估算研究工作。。
2.2勘查区地质背景
勘查区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带,即江南隆起(江南地轴)西侧。区域构造处于北东向贡溪复式向斜南西段。贵州省属环太平洋成矿域(Ⅰ-4),跨越扬子成矿省(Ⅱ-15)和华南成矿省(Ⅱ-16)。本区属江南隆起西段Sn-W-Sb-Fe-Mn-Cu-重晶石、滑石成矿带(Ⅲ-79),勘查区处于天锦黎金水晶重晶石钒成矿带(Ⅳ-10),该成矿带上已发现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有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等。
2.3勘查区四个矿体情况简介
根据《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对重晶石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原则,依据主矿体的规模、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和厚度稳定程度等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勘查区共圈定四个矿体,其中Ⅰ、Ⅲ号为主矿体。
(1)矿体规模
Ⅰ号矿体:总长大于15000m,勘查区内走向长度13473m,倾斜延深大于1015m,垂深大于500m,矿体连续性好,规模为大型。
Ⅲ号矿体:走向长度3832m,倾斜延深大于450m,垂深大于300m,矿体连续性好,规模为大型。
(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矿体形态为层状,夹石一至二层,呈透镜状产出,走向延伸不稳定,厚0.1~0.10m。矿体产状变化较小,具有规律性,形态属简单类型。
(3)构造影响程度
Ⅰ号矿体分布于贡溪向斜南西段南东翼,呈单斜产出,该区有F8、F9、F10、F11、F12五条断层,其中F8、F9、F10、F11发育于矿体覆盖层中,未破坏矿体,仅F12对矿层有一定破坏,矿体露头线被错断35m左右,向深部断距减小直至消失。构造对矿体影响小。
Ⅲ号矿体分布于贡溪向斜南西段之次级褶皱云洞背斜两翼及南西倾伏端,F3断层对矿层有一定破坏,矿体露头线错断距离小于10m。构造对矿体影响小。
总体上,勘查区破坏矿体的构造发育程度为简单类型。
(4)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Ⅰ号矿体普遍厚2~5m,最厚位于大河边勘查区虾麻塘至麻龙坳一带,ZK1401厚14.64m,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均匀减薄,至水井湾向北东,厚度稳定于1~4m之间。厚度变化系数为61.99%,含B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