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无韵之离骚 教案
五、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笔法小议 资中筠 书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记》相关文化常识,体会“太史公笔法”以“情”制胜的内蕴。
过程与方法:学习书评“述”、“评”结合整体把握作品内涵,对作品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感知《史记》中蕴含的实录精神和批判意识,感悟太史公“发愤著书”的情怀。
教学重点:圈画关键性语句进而从较高层面上分析把握作品的内涵,掌握“述”、“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司马迁写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及价值。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鲁迅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肯定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又肯定了它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资中筠的作品《无韵之离骚》,体会《史记》中的文学魅力在于何处。
学生交流所知道的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 今陕西韩城南 人,司马谈之子,世代史官家庭。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前104年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被判死罪而下狱,后受腐刑。按汉朝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为缴纳五十万钱,二为宫刑。司马迁清贫,只能下蚕室受刑免死,出狱后任中书令(传达文件的宦官),发愤著书,前后花了16年的时间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史记》是“前四史”之首,(前四史: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共130篇,全面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史记》由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和列传(70)五部分组成,开创了纪传体,首创以人载事的写法,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叙述历史,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对历史人物的善恶功过敢于秉笔直书,具有实录精神。他又是伟大的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多姿多彩,栩栩如生。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句颂扬《史记》在史学上的高度成就,后句说《史记》虽然不是用韵文写的,但却像《离骚》那样表露出浓郁的怨愤不平之情。
学生默读全文,品味语言。
学生默读全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文章总起部分。提出“奇气”,突出太史公笔法的精粹,确定本文的论说中心。 第二部分:(3---18自然段)作者秉承“知人论世”的评论态度,以《李将军列传》为典型材料,周密而详尽地揭示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 第一层(3)概述司马迁写作《李将军列传》之因。 第二层(4—15节)作者运用“叙、引”交互,“感、议”结合的评论手法,集中分析太史公笔法“精心选择”事例、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一步步完整和深化”人物形象以及“极少议论”的艺术特色。 第三层(16---18节)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出太史公笔法另一种“奇”之所在:独特的省略,以及运用简笔法。
第三部分:(19、20节)总结全文。作者用排笔法高昂司马迁“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的人格。
思考问题:作者读《史记》,感悟到太史公笔法的“奇气”,有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文中圈画出关键性语句:
(1). 这“奇”,不仅在于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
(2). 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 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千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4). 以独特的省略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这省略,这沉默,远胜过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可以收“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这,又是太史公文章“奇”之所在。
(5)当然,为项羽立《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这也是太史公一大奇笔,关于这点,论者已经很多。可惜后世修官史的再无此襟怀。
学生研读课文第一段,圈画品读。
1、师:文章第一段作者提出太史公文章有“奇气”这一观点,她对这一点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请在文中圈划出这些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圈画相关词语: 从小听说 找不到 逐步体会 真正感受 终于找到 作者情感:从小就对太史公的笔法的欣赏之意、崇拜之心。随着自身的人生体验不断丰富、沉淀,终于感受到《史记》中字里行间的满腔悲愤之情,写出作者深刻的体验和认同。“终于找到……”一句作结,明确视角。
2. 结合作者资中筠的人生经历:“那个时候”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时候,作者看到了许多正直的人受到打击、迫害,更有自己的父亲乃至无数的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遭到无情迫害的现实,有这样的体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永丰县人民医院行风建设长效机制.doc VIP
- (高清版)B-T 1001.1-2021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 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 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pdf VIP
-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ptx VIP
- 唐诗鉴赏教学提纲.ppt VIP
- 2025年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乡村农产品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正式版.PDF VIP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课件.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文翻译及学习笔记:Lesson7.docx VIP
- GB∕T_18710-2002_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docx VIP
- 初二深圳数学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