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
大黄简介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 大黄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科属分类:蓼科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大黄中含结合型和游离型蒽醌类、鞣质类等成分。 游离型蒽醌类主要有: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酸(Rhein)。 大黄又含有大黄鞣酸(Rheum tannic acids)及其相关物质, 如没食子酸(Gallic acid)、儿茶精(Cate- chin)、大黄四聚素(Tetrarin)。此类物质有止泻作用。 此外,大黄尚含有脂肪酸、草酸钙、葡萄糖、果糖和淀粉等。 在大黄中具有泻下作用的为结合型蒽醌。 游离型蒽醌类成分无致泻作用,有抗菌等作用。 大黄的致泻效力与其中的结合型大黄酸含量成正比。 药理作用 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二、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三、抗感染作用 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泻下作用: 作用表现:一般在服药后6~10小时排出稀便。 泻下有效成分:认为主要是番泻甙类。 泻下作用机理:番泻甙在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蒽酮,大黄酸蒽酮可刺激大肠粘膜,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另外还可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阻碍Na+转运,使肠内渗透压升高,保留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而泻下。 (2)利胆、保肝 (3)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 (4)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实验表明:大黄汤对小鼠的胃肠道初期呈运动亢进,后期呈运动抑制,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大黄中所含鞣质对胃肠运动有抑制作用,故在产生泻下作用后可出现便秘。大剂量使用大黄(1~5g)时,产生泻下作用;小剂量使用大黄(0.05~0.3g)时则出现便秘,其机制与大黄中所含鞣质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过少的泻下成分的作用有关。 结论:大黄具有兴奋和抑制胃肠的双重作用,前者的物质基础是番泻甙, 后者的物质基础是鞣质类. 二、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止血作用: 特点:作用确切、见效快。 止血有效成分:α-儿茶素、没食子酸。 止血作用机理: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 能;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使受伤局部的血管收缩 。 (2)降血脂: 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过氧化脂质。 三、抗感染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菌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抗菌作用机理:影响叶酸的酶系统;抑制细菌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生物氧化酶系统;诱生干扰素。 (2)抗炎、解热作用 (3)免疫调节:蒽醌衍生物可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4)抗衰老抗氧化作用,大黄所含鞣质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近年来国外学术刊物较多地报道了大黄素及其蒽醌类化合物的肾毒性和致癌性。 经过实验验证:给不同的老鼠喂食大黄,在一定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下,部分大鼠和小鼠会出现肾毒性和致癌性。 实验:大黄炮制减毒和化学成分改变间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亚急性毒性试验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肝肾毒性的差异。蒽醌、鞣质类成分含量采用UV-Vis显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大黄最大给药量 76g·kg-1 给小鼠连续灌胃14d,可见肝肾损伤作用,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相对较小,表明炮制具有减毒作用。 实验结果提示炮制可降低大黄肝肾毒性,机制与结合蒽醌和鞣质类成分的下降有关,其中游离和结合态的芦荟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与毒性相关性最强。 【大黄常见的炮制方法:生品、酒炙品、熟大黄、大黄炭】 化学成分与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黄中所含大类成分与肝肾毒性的相关性顺序为总结合蒽醌 总鞣质 总游离蒽醌; 游离态蒽醌肝肾毒性顺序为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结合态蒽醌肝肾毒性顺序为结合芦荟大黄素 结合大黄素甲醚 结合大黄酚 结合大黄素 结合大黄酸。 * 怎样才能降低大黄的毒性呢?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_Module11Unit1Theytouchnose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VIP
-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总结(详版).doc VIP
- ISO 37000:2021《 组织治理指南》专业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3:“5概述”.pdf VIP
- 脂类代谢I-脂肪代谢.PPT
- 初中英语《Body language》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VIP
- ISO 37000:2021《 组织治理指南》专业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6:“6治理原则”之3:“6.3战略”.pdf VIP
- 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最新版.doc VIP
- ISO 37000:2021《组织治理指南》专业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14:“6治理原则”之11:“6.11长期生存能力和绩效”.pdf VIP
- 新22G02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docx VIP
- 17R410 热力管道直埋敷设.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