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正始之音与阮籍
第五讲 正始之音与阮籍
? “正始”为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 文学史上的“正始之音”,是指自魏明帝青龙元年(233 )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 )这段时期的诗歌。
?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一、“正始之音”时代特点
1.政治黑暗的时代:篡夺、杀戮
? 曹魏后期,是魏晋易代之际,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魏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
2.文人命途多舛的时期: 普遍的危机感和幻灭感
? 司马氏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势,大肆杀戮、排斥异己。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咏怀 ? 其三十三
阮籍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3.思想上反对“名教”,崇尚老庄思想的时期 魏晋文士以老庄的“自然”与之对抗。嵇康 “非商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事实上是指责和鄙视司马氏利用儒家的礼法美名而作为篡夺的手段。
4. 产生魏晋风度的时期
? 特殊的乱世与特别的文化,名士的才识与个性造就了体现名士风流的“魏晋风度”。
他们不拘礼法、放浪形骸,其实是他们抵抗压抑、张扬个性的特殊方式。
? 代表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
二、正始诗歌的总体特点
1. 忧生之嗟成为诗歌的主调 在政治恐怖下,正始诗人的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正始诗歌以文人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为主,取代了建安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和“忧生之嗟” 。
咏怀? 其三十二
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2. 崇尚老庄式的人生理想
由于政治黑暗,士人由追求儒家功业理想转而崇尚老庄的人生境界。 在文学中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感,表现处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为后世山水诗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3. 出现哲理化倾向 在玄学思想的影响,诗歌创作出现哲理化倾向。 正始诗歌注重表现哲理,诗歌从抒情向哲思发展,成为后来玄言诗的滥觞,也对后来诗歌的议论化倾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具有沉痛委曲隐蔽曲折风格 正始士人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又不能直接表达,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是用隐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形成沉痛委曲隐蔽曲折的风格。
三、阮籍的咏怀诗
? 阮籍,是“建安七子”中阮瑀之子,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人。曾任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 。竹林七贤之一,文学家,音乐家。
1. 阮籍:魏晋风度的典型
2. 阮籍:时代的孤傲和孤独者
? 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3.《咏怀》:正始诗歌的最高代表
?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正始诗歌的文学成就。
? 其代表是以五言写成《咏怀》八十二首。
? 《咏怀》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 《咏怀》实为阮籍一生思想情感的总汇。
李善《文选注》:
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咏怀 ?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
? 这诗典型地表现了诗人“身在乱朝,常恐罹谤”的孤寂和苦闷。末两句更充分表现出他那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思。
咏怀 ?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咏怀 ?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珮,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 刘向《列仙传》: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交甫下请其珮,遂手解珮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去数十步视珮,空怀无珮。顾二女,忽然不见。
? 《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曰:
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臣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
? 《诗?卫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岂无膏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