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笔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文学笔记

明 代 文 学 01 明代文学 概 述 一、明代文学的断限及分期 1、 断限: 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开国,到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自缢,前后共计277年。 2、分期 二分法: 中古文学最后阶段:明初到正德年间。 近古文学第一阶段:嘉靖后,从明中叶到清鸦片战争。 三分法: 前期:从明初到成化末年(1368—1487)的一百多年。 中期:从弘治到隆庆(1488—1572)的近百年。 后期:自万历到明末(1573—1644)。 二、明代前期社会及文学概况 1、社会概况: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2、思想文化:程朱理学继续被尊奉为官方思想,科举日益僵化。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曰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不朕欺。” ——《明史·宋濂传 3、明初文学代表: 文坛领袖:宋濂、刘基 吴中四杰:高启、徐贲、张羽、杨基 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 小说:英雄传奇《水浒传》;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 三、明代中期社会及文学概况 1、社会概况: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2、明中期的经济发展: 闾阎辐辏,绰褉林丛,城隅濠股,亭馆布列,略无隙地。舆马从盖,壶觞樏盒,交驰于通衢。永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歌与市声相杂。 —— 王锜《寓圃杂记》 3、思想文化: 王守仁:“心即理”, “知行合一” 王学兴起 徐渭 :一反历来关于“圣人”的观念,提出 “凡利人者,皆圣人也。” 对文学的影响: 对情和欲的肯定成为潮流,在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 非理性、非道德的倾向也给文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4、明中期文学代表: 吴中四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和徐祯卿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 徐祯卿、王廷相 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小说:神怪小说《西游记》 四、明代后期社会文学概况 1、社会概况: 明神宗 朱翊钧 2、思想文化: 李贽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 袁宏道: “以出自性灵者为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冯梦龙 :“六经皆以情教也” 3、明后期文学代表: 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竟陵派 :锺惺、谭元春 晚明小品文 :王思任、张岱 长篇小说:世情小说《金瓶梅》 短篇小说:“三言”和“二拍”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五、明代俗文学的发展及对文学认识的深化 (一)章回小说: 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整体。到明代章回小说最终定型,代表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等“四大奇书”。 (二)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过程 成书过程:从世代累积到文人独立撰写; 创作意识:从借历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人生; 表现题材:从着眼战争兴废等国家大事到注目现实生活; 描写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 塑造典型:从突出的性格特征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刻画人物性格; 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交叉; 小说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三、明人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1)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 2)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 3)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 4)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思考题 1、明代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过程 ? 3、名词解释:章回小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临江仙》 02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概况 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1、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为其作“注” 。 2、隋代 杜宝的《大业拾遗记》 3、唐代 李商隐《骄儿》诗 4、宋代 苏轼《东坡志林》 5、元代 讲史话本 《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二、《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中国章回小说鼻祖。有十七史演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