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7-2)20140409(纳米电子学)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材料与器件 纳米电子学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1)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2)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3)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4)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5)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6)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7)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8)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9)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10)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1)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2)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3)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4)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5)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6)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7)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8)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9) 二、纳米电子器件基础(10)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1)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2)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3)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4)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5)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6)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7)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8)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9) 三、常用的纳米电子器件(9)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1)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2)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3)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4)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5)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6)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7)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8)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9) 四、纳米电器件的集成(10) 其他内容安排自学 6、分子设备 09年爱丁堡和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分子设备,结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将微型磁铁组装入分子设备中,使设备的内部构件不需要外力就可以聚合在一起。这种可以灵活控制的微型磁铁将成为量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 1、集成技术研究进展 1)集成的关键技术: 纳米电器件的加工与连接问题 纳米电器件的集成技术 2)现有技术分析 A、电子束直接刻蚀或者用STM直接加工: 加工效率太低,不能产业化 B、先加工器件再用碳纳米管/分子导线连接的技术 没有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连接技术 3)可能的技术途径 化学/物理的分子自组装技术,可能是一种有效解决纳米电器件生产和器件集成的方法 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作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 2、量子计算机技术 1)量子计算机的意义: 运算速度奇快、体积非常小,可破译加密码等超凡特性,已经进入到现实的研究阶段。 它的研究成功,将使计算机工业产生飞跃的和突破性的变化,对尖端技术、国防军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2)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A、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的叠加性): B、信号载流子:电子/空穴;光子;极化子;孤子等 C、工作原理:多种不同的原理和构造,存在多种复杂的过程行为 3)计算特征 基于量子比特信息(量子叠加性和相干性)的并行计算特征 N个qubit位的量子计算机,一次操作相当于传统计算机N2B的操作,运算能力奇快。 2、量子计算机技术 量子计算概念(quantum computation) 最早由IBM科学家R. Landauer及C. Bennett于70年代提出。他们主要探讨计算过程中诸如自由能(free energy)、信息(informations)与可逆性(reversibility)之间关系。 80年代初期,阿贡国家实验室P. Benioff首先提出量子系统可以用来仿真数字计算;稍后费因曼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并在1981年于MIT举行的First Conference on Physics of Computation中给了一场演讲,勾勒出以量子现象实现计算的愿景。 1985年,牛津大学D. Deutsch提出量子图林机(quantum Turing machine)概念,量子计算才开始具备了数学的基本型式。上述量子计算研究多半局限于探讨计算的物理本质,还停留在相当抽象的层次,尚未进一步跨入发展算法的阶段。 1994年,贝尔实验室应用数学家P. Shor指出,相对于传统电子计算器,利用量子计算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将一个很大的整数分解成质因子的乘积。这个结论开启量子计算的一个新阶段:有别于传统计算法则,量子算法(quantum algorithm)确实有其实用性,绝非科学家口袋中的戏法。 自此之后,新的量子算法陆续被提出来,如何建造一部真正的量子计算器来执行这些量子算法,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许多量子系统都曾被尝试作为量子计算器的基础架构,例如光子偏振(photon polarization)、空腔量子电动力学(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CQED)、离子阱(ion trap)以及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